清心小語
多用心,多把心往深處用一點,答案往往都在裏頭等著你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5人線上 (3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5

更多…

人氣:540
臣緻 - 弟子規 | 2016-01-12 | 人氣:540

~三字經簡說(二)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在歷史上有名的賢母、賢父,他們有著高尚的品德與不凡的的眼界,且懂得教育的方法,因此教出好兒子來。
    首先提到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戰國鄒人孟母姓仇,丈夫早死,與兒子孟軻相依為命,孟母以紡紗織布維生。孟子年幼的時候,住在鳧村,臨近墳場,他看見出殯、埋葬及祭拜的情形之後,就常跟小朋友玩埋葬死人的遊戲,還學孝男痛哭的樣子。孟母認為不妥,就搬到廟戶營村;營村有市場,孟子又仿效屠戶殺豬做買賣。孟母心中更加擔心,於是再遷往鄒城;如此靠近學校,孟子天天以演練讀書或禮儀為樂,孟母這才安心定居下來。這是孟母「擇鄰處」的過程。
    由上可知,小孩子都是天真的,不會分辨好壞,只一味的學習,而且學習能力又非常的強,因此,父母要替孩子選擇良好的環境(一個可以學習聖賢的環境)。孟母是一位有見識的婦人,為了教育孩子,不惜搬三次家,家中不富裕,搬家又是個不小的負擔,可是她眼光遠大,即使再苦也要選擇好環境給孩子,是位偉大的母親。
    孟子稍長入學,剛開始,還懂得用功,後來漸漸貪玩,有一天竟然逃學回家,孟母此時正在機房織布,一看見他逃學回來,非常震怒,拿起一剪刀就把杼上的線剪斷,孟子惶恐,跪著問母親,孟母責備他說:「讀書就跟織布一樣,積絲才能成寸,積寸才能成尺、成丈、成疋,才能一成為有用的東西。而你求學更是要每日每月每年不斷的用功,才能進步,如今你懶惰逃學,就是自己放棄自己,我斷機杼也跟你一樣啊!」孟子聽了覺得很慚愧,就回到學校,發憤用功讀書,最後成為大儒,我們尊稱他為「亞聖」,這都是孟母教子的功勞。
    接著我們就來說一位善教子女的父親。竇燕山用合乎義理的方法,教導他的五個兒子,成為正人君子,五個都考上進士,因而把父母親的名聲顯揚開來,傳名於後世。
    竇燕山是如何教子的,這是一個因果報應的故事。竇禹鈞他是五代後晉北京幽州人,因為那個地方正是古代的燕國,所以人們稱他竇燕山。家中富有,然為人心術不正,專門用大斗量入,小秤量出,以欺騙的方式來謀利,且欺壓貧窮,所以到了三十歲,仍然沒有兒子。
    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已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正,德行不端,壞名聲已經傳到天庭上來了。你不但不會有兒子,而且還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多積陰德,多幫助人,或許還有挽救的餘地。」竇先生醒來,謹記夢中父親所說的話,再也不敢做惡事了,而是努力行善。
    他拾金不昧,對於地方上的窮苦人家,有女兒而沒能力出嫁的,他就送錢給他們買嫁妝,以便嫁人。有兒子沒辦法娶妻的,他就出錢替他們完婚。又在自己家裡設立「義館」,聘請高明的老師來教書,讓貧窮沒辦法讀書的孩子,都可以來上學,而且還給他們獎學金。他普遍的幫助貧寒的人,自己卻不肯亂花一分錢,做得到的善事無不盡力去做。
    後來某天晚上,又夢見父親對他說:「你現在所積的陰德很大,美好的名聲已經傳到天庭,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一起考上進士,你的壽命也會增加到八、九十歲。」竇先生醒來之後,更加認真修養自己,多行善事;後來生了五個兒子,娶的媳婦也很良善,男的認真讀書,女的勤於紡織,成為人人羨慕的好家庭。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只要肯改過遷善,仍然可以改變命運。竇先生由於改過向善、多積陰德,因此招感好孩子來投胎,再加上自己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良善、端正;因此,想要有好子孫,竇先生正是個好榜樣。


參考文章:三字經簡說(作者林美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