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堅定的步伐加上篤定的節奏,是踏上成功之道一定的因素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人線上 (1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

更多…

人氣:601
臣緻 - 弟子規 | 2016-01-13 | 人氣:601

~三字經簡說(三)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我們要教好孩子,必須父母與老師雙方配合,加強家庭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和老師雙方都要盡責任,缺一不可。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生養孩子,如果只是給他吃,給他穿,而沒有教育他,這是父母的過失。孩子上學後,老師如果不嚴格督促管教,就是犯了懶惰的過失。
    孩子到了六、七歲,一定要送他去讀書,學習禮儀。古人說:「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富不讀書,縱有黃金,身不貴。貧能守己,雖無榮耀,也增光。」可見讀書懂道理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老師不認真教學,就是犯了怠惰的罪過。
    老師是增長學生慧命的,如果沒有盡心盡力教導學生,就是斷學生的慧命,這種罪過很大。這一番話可作為天下老師們的警戒。
    在歷史故事中,也曾看過不少認真教學,造就不少人才,而自己的兒子也接連考中進士的事一例。相反的,不認真教書的老師,他的兒子也少有成就,這都是因果報應,身為老師的人,不可不謹慎啊!
    前面說到就是要父母注意家庭教育,而老師也要認真負責的指導學生,那麼為人子女、學生的,又該怎樣呢?
    「子不學,非所宜。」孩提時,如果在父善教,師律嚴的好環境下,卻不肯努力求學,是非常不應該的。因為不求學,必然癡蠢愚庸,在家庭裡,不知道孝順、侍奉雙親或友愛兄長的道理。出門在外,也不知道該如何待人處世,以致得罪人。反之,如果肯求學,就可以由書本中學習古代聖賢的訓示,再加上師長的指導,能使我們更懂事理,不容易犯錯;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用來服務人群,讓一切人、事、物更加美滿幸福,而這都有賴於求學。
「幼不學,老何為。」年幼的時候,如果不學,到了老年,又能有什麼作為呢?要知道,讀書貴在年少,因為這時身體壯,精力足,記憶力好,學習能力也強,如果這時不學,更待何時呢?  
我們常可以聽到老年人慨嘆的說「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老年人告訴我們,少小不努力的悲哀,我們就不該重蹈覆轍,待老來還是發出同樣的慨嘆!所以誰要是能真正尊循古聖先賢的話語,並且加以實踐,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他絕對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的。
    古詩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古代的男子立下為國為民服務的遠大志向之後,就日夜苦讀,遲遲睡,早早起。如果黑髮的少年時代不知早點勤學,到了老年白了頭,就會後悔讀書太晚了。而珍惜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少作後悔的事,如何減少後悔?就是要多聽、多看,並且接受古聖先賢的經驗談,這些經驗談都是相當寶貴的,照著做,可以走向人生的康莊大道。
    需知「日月如梭,流水無情。」光陰就像流水般一逝不回頭,年幼學子不該貪玩,此時正是讀書的好時光,當及早努力,免得長大後悔不已。

參考文章:三字經簡說(作者林美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