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一切如實的從頭而來,才是最確實成功之道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34人線上 (28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34

更多…

   半個世紀之前,五年級生陸陸續續來到這個世界。大約三十年前,五年級生從學校畢業,不論是否有響亮的畢業學校作為就業基礎,大家都會很認真的找工作,為自己生活與未來前程負起責任。每個人都有辛苦的成長經驗。因為努力有結果,大約在二十年前,五年級生成為台灣經濟起飛與社會進步的主力。台灣在六零年代局面穩定,大多數五年級生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或是習得專精技能。在對自己生命的使命推動下,將台灣推向發展的巔峰。

    或許是努力過頭,目前的五年級生霸佔了大部分的經濟與社會資源,迫使後來的七年級生與八年級生顯得脆弱。縱使擁有充沛資源的生長條件,有更好的機會增長知識、探索未來、打開視野,仍然看不見七八年級生那種為生活而努力的普世價值觀。

    或許也是我們這一代父母親的處事態度,不希望自己成長所受到的苦,烙在孩子身上。在家庭的身教與言教不再嚴格,能幫孩子做的就盡量做,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可以稱得上是溺愛。這一代的孩子們缺乏磨練的機會。

    令我印象深刻的個案,是我在產業界的第二份工作,負責公司整個生產作業。公司雇用了一位材料科學畢業生為工程師,負責機台的操作與維護。但是不到兩個月,我開除了這個新人,我的原因是無法善盡職守,無法操作機械。後者的原因,是我發現,這位新人不會掃地,簡單的說,一支掃帚都不會操作,如果將價值數千萬元的機台交給他,能讓人放心嗎?

    在離職前,我約談了這位新人。他希望留下,因為這裡有許多其他新進的優秀工程師,身在其中令他感到愉快;有事情做不完,總是會有同事照他;對於無法完成的工作,總是想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給自己洗腦,並說服主管;基於對新人教育的責任,先前我多次接受了這樣的說法。狀況持續發生,終究令我難以包容,讓他繼續工作。這是家營利公司,每位員工都必須產出他的貢獻。後來回想,如果當我第一次發現新人有藉詞諉過的狀況,就嚴厲的制止,後續的行為或許就不會持續了。

    在約談的過程中,他敘述了他的家庭生活。家境條件很好,家庭教養很好,父母親照顧呵護備至,對孩子的關心也從來沒少過。他很質疑的問我,為什麼公司與家庭的狀況差這麼多。這位新人只小我幾歲,屬於同年齡層的世代,應該要有類似的價值觀,但是為何觀念差了這麼遠。當時對於這樣的對話,對我沒有特別的感受,在那年代,這種想法是特例。約談內容還瞭解了父母對他的態度,如今回想,現在很多父母也是這樣。我們這一代的父母親,有相當能力提供孩子良好的教育娛樂、生活品質、生命體驗,但是不願意孩子受苦,也有相當容忍的「雅量」,無條件的原諒各種錯誤行為。於是孩子的挫折容忍力低,責任心也差。因此,就養出了我們口中的草莓族。

    我在加拿大待了很多年,觀察這個國家傳統家庭的教育,與台灣相差很大。他們的父母親非常願意接受孩子的犯錯,但總是在事後清楚的說明,孩子錯在哪裡,要求孩子反省,也誘導孩子有正向的思考。

    過去的華人是大家庭,有這種情境下的家庭氛圍與父母親教育態度,家庭中的教育權利,不一定是屬於父母親的;或許也是大群體權威的緣故,犯錯比較不被容許,有機會不犯錯,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做、少做、等別人指揮做、不要負責任;我們也很難從我們的雙親身上學到如何教養下一代。從現代化之後,華人社會以小家庭為主,雙親加上未成年的子女,所以能教養孩子的人就是雙親,我們身為人父人母的五年級生,更應該好好扮演家庭教育的責任,才能培養有能力、肯負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