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所謂勤儉--
就是不斷的內外精進,直達內外都能喜悅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21人線上 (20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21

更多…

人氣:698
臣緻 - 弟子規 | 2016-07-04 | 人氣:698

三字經簡說(十三)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古代兒童讀書,凡是訓誨剛啟蒙的都必須先講解義理,考究事實,並且詳細說明每個字的意思,引導明白文章的句逗,這樣才能了解文章的意思。
   「蒙」是初生的草,比喻懵懂還不明事理的意思,就像小孩子剛上學,對於一切事理還分辨不清。是故啟蒙是非常重要,易經上說:「蒙以賽正,聖功也。」啟蒙時導之以正,這是聖人教化的功德。

   「須講究」:讀書必須要明確了解文意,多方考察資料,對於事實要考證,對於查不出來的,不敢確定的地方,則需存疑,不要隨便下斷語,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做學問所要把握的原則。
   「詳訓詁」:訓詁是了解文字的意思。想讀中國書、欣賞中國詩,必須先懂中國字每一個字的意思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詞句上,意思也會改變。

   「明句讀」:文章是由字構成的,字字連綴成一個完整意思的叫「句」。「句」是指文詞的語氣已經結束。如果文詞太長,語氣還沒結束,而略為停頓以便讀誦的,就叫「讀」,也有說一半句叫「讀」的。會分句讀,全文才能略知大概。如果分錯句讀,意思可能完全相反。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求學的人,剛開始的時候,要先讀小學,讀完再讀四書。
    朱子所著的一本書「小學」,裡面載明初學的蒙童所應該學習的項目。首先要學的是灑掃、應對、進退的禮節。

   「灑掃」看字面就知道要先灑水再掃地,灑水時水要細而普遍的灑下,可不能一塊乾一塊溼的。說到掃地,有許多小孩子連掃把都不會拿,而且掃時帚部揚起,弄得塵土飛揚。該如何掃才能掃得乾淨,且灰塵最少,要用心才能掃得乾淨。

   「應對」指的是與人接洽對答時,態度要如何才得體?回答要如何才恰當?故說話需講求簡要詳明,又合乎禮節不可。而且還得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太不容易了。
    「進退」是待客之禮,客人來,晚輩在招待時,進必趨(快),退必遲(慢),一舉一動都得合乎禮節,不輕浮、不莽撞。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規矩,學到了,就要做出來,要「知行合一」才是真學問。在古代都如此要求子弟,先建立規矩,方能進一步研究更深的學問,也就是研讀四書。做好小學的基礎,再來學四書,方有學習效益。

   

 

參考文章:三字經簡說(作者林美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