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用心的體悟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智慧,使每一個當下都是喜悅與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5人線上 (4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5

更多…

人氣:528
臣揚 - 最新文章 | 2016-10-15 | 人氣:528

拾德印記  

"孝",德之本

 

  德性是什麼?品德又是什麼?大家所走的這個路程叫拾德之旅,那麼大家是否有想過"德"的根本又是什麼?前些日子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一段由台大呂世浩教授所錄製的影集,當中有段談話,個人認為挺有意思的,在這裡和大家來分享。

 

  大家來猜一猜,我們古代的大戶人家,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上流社會,這一群在古代中最重視教育與傳承的族群,他們在教育子女認字,所認識的第一個字是什麼?大家有猜到了嗎?答案是"孝字。在古代啟蒙經典中的孝經,裡頭就很明白指出:「夫孝,德之本也」,雖然它是文言文,但很白話,老祖宗告誡子子孫孫,孝順,是德性的根本。不過道理永遠是道理,真正能實踐的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還是一半一半,而社會上也有許多賢達,也用他們的智慧,將這樣的對比反差表現出來。

 

  在走在拾德之旅路途上,當你有機會經過湳仔時,若看到那鐵道公園的造景,你就能很明白我所寫的意思。在湳仔的鐵道公園裡的藝術造景中,有兩個很有趣的造型對比,一個是"羔羊跪乳",而在公園的另一角放置著兩個大車輪。很多人看到這裡一定會想,"羔羊跪乳"指得是孝順很多都會又什麼特別的而兩個大車輪不就是農村造景嗎其實這兩個造景的意義不只是這樣,它們背後內含著兩個對比懸殊的故事在裡頭。

 

  羔羊跪乳"有什麼含意故事呢其實"羔羊跪乳"這個造景是為了紀念湳仔村的一位孝子,這位孝子天生就瘸腳,而且又聾又啞,沒讀過一天書,靠著養羊過活在他的努力勤奮下,克服了天生的殘障,從一頭羊養到百隻羊,不但養活了一家人,還幫助了很多人,而且事親至孝,對母親照顧無微不至,是湳仔社區家喻戶曉的好人、孝子而公園另一頭的兩個大車輪,訴說的也是湳仔村一位車輪伯的故事,在湳仔村裏有一位非常疼惜兒子的阿伯,平常都坐在社區入口車輪旁等兒子回家,所以大家都叫他車輪伯。他年輕的時候很勤儉,把省下來的錢不是供給兒子唸書,就是把錢存起來買地,車輪伯的兒子很爭氣、很優秀,念了很好的大學後就遠赴巴西創業,也在巴西結婚生子了。車輪伯年紀大,很思念兒子,希望兒子能回來看看他,經過多次催促,還是不見人影,直到阿伯把土地賣了,叫兒子回臺灣來拿錢。遠在國外的兒子一聽到阿伯叫他回來拿錢,馬上坐飛機趕回來,但住了沒幾天又趕著回巴西,離開前還跟車輪伯說:你等我,我會再回來看你的。於是車輪伯日復一日的等,直到過世,兒子還是沒有回來。看完這兩個對比強烈的小故事你的內心感受到什麼?在我們現今社會的真實縮影裡就是不知道是瘸腳孝子多還是車輪伯的兒子多

 

  很多行為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延續傳承下去的,孝行也會孝順父母的人相信他日子女也會同樣的對待你因為那是無聲息的身教不用長篇大論,是切切實實的孝德傳承藉由農曆九月的重陽敬老月真心告訴大家孝要及時別做那個子欲養而親不待之人最後和大家分享一首唐朝白居易的警孝詩,世界有大家尚好,我們下回見。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千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羽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整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語譯:

屋樑上有一對飛來飛去的燕子,含著泥在屋椽間搭築巢穴,在巢中生下四隻小燕子。四隻小燕日夜不停長大,一直在討東西吃;抓蟲並不容易,小燕子永遠吃不飽。父燕和母燕抓蟲抓到嘴腳受傷,但是內心仍然不覺得疲倦;轉眼之間來來回回巢穴好幾次,依然擔心讓小燕子挨餓。辛辛苦苦哺育三十天,小燕子逐漸長大,母燕卻日漸消瘦;大燕呢喃教導小燕子,並為牠們刷整羽毛。等到小燕子羽翼豐滿,帶領牠們飛上庭中的樹枝;小燕子一展翅飛翔就不再回頭,隨著風四處飛散。

雌燕和雄燕在空中飛來飛去呼喚著,喊到聲音都沒了,卻喚不回小燕子;回到空盪盪的巢穴,整夜不停哀鳴。燕子啊燕子,你們不應該如此悲傷,應該好好自我反省,想想你們還是雛鳥的時候,振翅高飛背離父母的時候,那時父母心中對你們的思念,現在你們應該知道了吧!

  • 1) 01.jpg
  • 2) 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