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時間是勵志最好的監考,也是養成習慣的食糧。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5人線上 (4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5

更多…

人氣:201
臣德 - 審閱區 | 2018-05-20 | 人氣:201

為何喝酒不能上路

台中榮民總醫院 凃智文醫師

    許許多多不斷發生的酒醉駕車肇事,造成多少家庭悲劇!雖然政府機關一再強調取締酒醉駕車的決心,也不斷修訂法條提高罰則,但是喝酒上路的人卻未顯著減少,酒後肇事的車禍仍層出不窮。

    我們今天先不談法律,而是帶大家以醫學的角度來看為何喝酒後不適合開車?酒精對我們腦部結構及功能會造成什麼變化?甚至對身體有何長期影響?

    酒對人體不同器官有多種作用,它可擴張血管,產生皮膚潮紅、發熱、頭暈流汗、脈搏增強、心跳加快等現象,但在中毒時反而抑制心跳;它可刺激胃黏膜而有噁心、嘔吐的現象,過量時會造成腸胃炎或潰瘍;它會抑制抗利尿激素而有利尿作用;在代謝方面它可使血脂肪增高、血糖降低、乳酸增高而造成酮酸症;在內分泌方面它會降低雄性激素之分泌,對肝臟的影響則是使脂肪積聚在肝細胞內,形成脂肪肝狀態,若是長期飲酒則會導致肝硬化,它還會誘導肝內酵素的增生,使酒精代謝率增高,因此經常飲酒者在一段時間之後,需要增加酒量才能產生同樣的效果,即這種「耐受現象」一旦出現就容易成癮。

    一般人喝酒時會興奮,因此很多人以為酒是興奮劑,事實上酒精進入人體開始少量被吸收時會有心跳加速及血壓升高的情形,因而有亢奮的感覺,但是只要超過一定濃度,酒精就變成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它會阻斷神經元之間的神經訊號傳導,使神經系統進入失能狀態,因而使人失去自制能力。喝酒喝到舒服放鬆的狀態被人們稱為微醺,其實就是輕度的醉酒,此時酒精阻斷神經傳導,導致大腦額葉皮質的機能降低,因而逐漸降低痛覺及情緒認知的管理能力。

    然而隨著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越來越高,中樞神經系統甚至週邊神經系統的各種機能也就越來越受到抑制,於是人的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就慢慢麻痺,直到運動機能失調及走路都不穩的時候,就已進入醫學上的急性酒精中毒的狀態了。所謂的急性酒精中毒,指的即是短時間內飲酒過量立即產生的效應例如興奮及欣快感、雙頰發紅、心跳加速、步態不穩、情緒搖擺不定、說話含糊不清、自我克制能力喪失等。

    所以少量飲酒後開車,容易因為酒精造成的興奮效果,使駕駛低估危險並高估自己的能力。酒後駕車會造成視力變差,對顏色分辨不清、對強光適應變慢,導致誤看紅綠燈或是緊急時對著對向來車衝去。若體內有高濃度的酒精卻在開車,可以想像駕駛者對自己肢體的以及車輛的控制都會變差,可能導致誤踩煞車或油門,加上酒精的抑制效果使得神經反應變慢,感覺變得不敏銳,此時踩踏煞車的力道與時間有些許誤差。而且對於路況包括行人、週邊車輛及周遭環境的偵測及反應能力下降但是自己卻不太有自覺,這樣的狀態就很容易會導致車禍。

    倘若持續攝取酒精,導致血中濃度繼續升高,抑制神經系統的症狀會加劇,甚至會有各種神經反射降低、呼吸抑制、血壓下降而導致昏迷。之前曾有女大學生和同學打賭,十分鐘內喝下約500cc58度高粱酒後因感到不適,昏迷後死亡。至於會造成酒精中毒的血中濃度則因人而異,通常少喝酒的人耐受性較低,比較容易在低濃度時就出現中毒症狀。

    至於中樞神經系統若因為慢性酒精中毒,會導致長期酗酒的患者在突然停止喝酒後出現戒斷症狀。在停止喝酒後2430小時之間,可能會出現全身性的顫抖,並伴隨交感神經系統功能過強產生的一些現象,如心跳加速、雙頰發紅、不易入眠等。甚至有一成至兩成的患者在停止喝酒會有癲癇發作;酒精戒斷後的癲癇發作通常是全身性的大發作,有時甚至會演變成癲癇連續狀態,更嚴重的則會震顫譫妄,呈現意識混亂,出現幻覺、全身顫抖、體溫過高、交感神經功能過強等的症狀,如果不接受治療的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有長期酒癮的人會有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甚至認知功能及抽象思考能力因長期飲酒變差而產生酒精性痴呆症。尤其酗酒者產生口腔、咽喉、食道、肝臟等器官的癌症發生率較一般人高出許多。

    長期酒癮也會營養失調,導致維他命B缺乏,而造成腦部病變,步態不穩、意識混亂及眼球肌麻痺。幾次的發作後有些會罹患失憶或自行腦補記憶空缺的虛擬記憶的情形,通常患者不會自覺這些變化,而且就算補充足夠的維他命也已無法恢復。長期過量攝食酒精會在體內代謝造成乳酸增多,抑制腎臟的尿酸排泄,增加血中尿酸值,容易引發痛風。

    酒精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例如感冒藥、鎮靜劑、安眠藥等如果和酒一起服用,會增強藥物作用,而產生危險。

    雖然曹操短歌行中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別人的安全,喝酒千萬不要上路,也不要長期過量飲酒,才能避免急慢性的酒精中毒風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