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放、放、放,把心胸毫無止境的放大
守、守、守,把一寸覺完完全全的守好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3人線上 (3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3

更多…

人氣:695
臣德 - 審閱區 | 2018-05-25 | 人氣:695

醫學人文的實踐

陽明大學醫學系三年級 官芸菡

    大二時,學校開設了名為「醫學人文的實踐」的課程,其內容主要是到醫療院所裡實際觀察、並參與陪伴患者。那時我所被安排到的學習單位是台北榮總的高齡醫學中心,透過隔週的學習課程,在服務中學習、並在學習中服務,不但知識和行為超乎想像地成長,心理與態度亦變得更柔軟而謙卑。

    起初抱著惶恐的心情進入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除了對新知的好奇,更不停自問:我該如何自處?做為一個醫學生志工,我既不在醫學方面有超常能力、更不在服務方面獨有心得,但所扮演的角色卻在醫護人員、病患、家屬、甚至自己的眼中都相當特殊,我是否真能在笨拙的服務中溫暖他人,並以環境為師、獲得成長?

 

    而經過整學期的課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二者:一是與患者及家屬們的相處、二是試圖與異常沉默的榮民爺爺們交談。前者讓我明白了自身角色的獨特意義,後者則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渺小。

    在和家屬相處的過程中,聽著陪伴的患者奶奶若有憾焉的說著自己也希望像隔壁床的阿婆一樣能吃家人準備的餐點而非醫院的飯食、聽奶奶的女兒女婿抱怨著醫療體系的不友善和時常繁複冗長的程序、聽長期照顧奶奶的孫女抒發煩悶與壓力,突然覺得自己看似尷尬的角色好像正因尷尬而有了珍貴的意義。正因我們無法被歸屬於醫病關係中明顯可見的任何一方,但似乎又或多或少的與每一角色都有所聯繫,也因此,長期在醫病關係中承擔苦樂的他們可以向我們說出一些難以對任何人言宣的困擾和煩悶,哪怕只是吐吐苦水,對於在醫病關係中需要宣洩、以及遲早會成為其中一員的我們而言,都是彌足珍貴。

    而和榮民爺爺的相處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不同於組內其他同學遇到健談的長輩,我一連兩次陪伴的榮民爺爺都非常沉默寡言,甚至有些不願與素昧平生的我們相處。從一開始的極力尋找話題、到後來完全無法控制沉默場面的無地自容,原本以為自己很善於陪伴的我深深體會到自身的稚嫩和不足夠。不但無法找出爺爺們有興趣的話題,也沒法確定自己是否反而給他們帶來不舒服或壓力,更開始反思我們自認為傾盡全力的陪伴,是否只是一廂情願的自高自大?甚而在醫療體系中,是否所有醫療行為中的「好意」,都有可能因為個人的差異而適得其反,反而變成令人窒息的壓力?

    這兩者使我思考,並共同教會了我:永遠不要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同理、足夠謙卑,反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用看見需要取代詢問需要、用滿心溫柔對待喜怒哀樂,永不要用可見的表象來概括有形與無形並存的整體,面對世事無常、際遇多變,唯有謙卑和同理,才能學會珍惜。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課程,從病房中陪伴形形色色的爺爺奶奶、看著他們用不同的態度面對生命裡的悲歡和年老與病痛的挑戰,到對物理治療室、職能治療室、員山分院的參觀,我開始思索服務與醫療的意義,並明白謙卑、同理,是遠比我從前想像的更細膩、更淵深、且更需要一生修習、永存於心的功課。

    也許,在真正進入醫療體系之前,哪怕我們受了再多專業知識的教育、試圖用再多人事物的洗鍊來涵養自己,到了真正的生老病死面前,都會因為脆弱和自欺欺人的一廂情願而潰不成軍。但或許這就是這堂課最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在還來不及忘記初心的年紀裡,看見自己的初衷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有多脆弱、又有多麼妄自尊大,逼迫我們去思考:那麼多我們認為不近人情的現況是否真的那麼十惡不赦?那麼多我們認為自己可以勝任、可以忍受的挑戰和艱難,是否真的只要一腔熱血就可以保證永不辜負?

    對於還未真正進入醫療體系的我而言,再多的感悟和體會都仍需要時間的淘洗和淬鍊才能發光,但經此課程,我開始明白自己必須在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輕易對別人妄下論斷,也不要只因比別人多了解了一點事實,就覺得自己必然已經明瞭事情的全貌,而對他人少了包容、理解、和傾聽的耐心。當覺得自己因為溫柔而受傷時,也要努力地告訴自己,同理和謙卑是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放棄的堅持,也是我們必須一生修習的功課。

    也許誰都不知道未來如何,也許未來也可能真的是長路漫漫、充滿艱難坎坷,但在行路上的風景,卻無論如何都值得我們傾心相附、寶愛感激。行走在生命的無常裡,這些高齡中心的爺爺奶奶們用他們的生命告訴了我:行己知行義,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