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放、放、放,把心胸毫無止境的放大
守、守、守,把一寸覺完完全全的守好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4人線上 (12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4

更多…

人氣:274
臣德 - 審閱區 | 2018-08-01 | 人氣:274

芬蘭教育的成功並非奇蹟

 

Pasi Sahlberg刊登於2012-01 The Education Week

李明洋博士 重點摘譯 、耿筠教授 推薦分享

 

芬蘭自從2000年的PISA開始,以及其後歷屆PISA的優異表現,不僅讓芬蘭人對自身的教育成就改觀,也讓全世界對芬蘭的教育成就改觀。

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教育工作者莫不想瞭解,到底芬蘭教育和其他國家有何不同。結果卻是令人感到相當驚訝,因為芬蘭既沒有針對自己的教改政策進行研究,也沒有透過研究所產出的觀點來主導教育政策的執行。相反的,芬蘭的研究者乃是參照理論及借鏡他國的經驗來進行教改。即使如此,或是正因如此,芬蘭的教育體系乃經歷了轉型,並從中獲取了3個重要的啟示:

首先,芬蘭教育體系的成功是參酌自他國教育體系的經驗。芬蘭現代化的公共教育係1860年代,由德國和瑞典的教育體系所演化來的。學校教育的架構、課程、職業訓練乃至於就業的整套構想和模式,都深受這兩個國家的理論和實務影響。

雖然在芬蘭的教育體系中,諸如高中階段的模組化課程、以表現為本位的職業認證,以及依學生需求外加10年級課程等設計,皆為芬蘭自己的發明,然而,現今芬蘭在教學方法、學生評量,以及學校領導等方面,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國外。

自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教育思潮也對芬蘭教育產生重大影響。事實上,我也是將美國教育中諸如合作學習等偉大的創新引進芬蘭的人士之一。芬蘭當局也頗常參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歐洲委員會(EC)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SCO)的構想。簡而言之,芬蘭人一直都向世界各國的教育學習。

其次,芬蘭的教育政策均是在中央教育當局、地方教育主管機關,以及代表教師的芬蘭教師工會三方面的密切合作下所訂定與付諸施行。早從1990年代初,這三方面歷經了4年的協商與規劃,將芬蘭的諸多教育政策予以落實。而在規劃與討論期間,商業領袖、非政府組織、研究者和家長也都參與其中。於是,在凝聚各方的共識之下,芬蘭的決策者乃遵照著各方的期盼與願景,讓改革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正因如此,雖然芬蘭從1970年代迄今,已換過了20幾位教育部長,但教育政策的主要原則卻變化不大。

最後,芬蘭的教育政策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提供公平和積極的學習機會給每一位孩童,使其享有安全且幸福的福祉。每一所芬蘭的學校都提供孩童足夠的營養,使其健康、安全且快樂地成長。芬蘭教育當局無視於國際慣例,例如他們不贊同透過考試及排名來提升教育品質,而是著重於教師培訓和師資穩定;他們看重和教師及工會代表之間的相互合作;他們重視及早和持續介入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他們強調全方位的教育課程;他們也公平地分配經費給全國各地的學校。

有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在要求學生學習成效卓越的同時,又能落實公平的教育。就芬蘭的經驗,如同加拿大和日本,只要主政者睿智地規劃,以及持續致力於教育專業人才的培育,要讓教育臻於卓越將是可能的。就像過去,很多人不相信,甚至連芬蘭人也不相信芬蘭擁有成功的教育體系,但是PISA的結果終讓這些質疑的人閉上了嘴。

雖然芬蘭在教改過程中,有許多措施是刻意為之的,但其中也有著運氣的成分。蘇聯在1990年代早期垮台後,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蕭條,但這樣的結果卻促使芬蘭人重新反省過往的教育思維,於是開始廣設學校,給予教師專業自主權、落實個別化的課程,以及在中學階段規劃具彈性的學習管道。

芬蘭堅持走自己的路,著重的是公平、專業及合作,拒絕標準化測驗及學校和教師的績效責任制。當初,芬蘭的教學與課程乃借鏡於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瑞典及其他國家,如今,芬蘭則成為其他國家制定教育政策時,汲取經驗的對象。

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是一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籌劃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計劃,最早開始於2000年,每三年進行一次。該計劃旨在發展教育方法與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

閱讀心得: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這句話一點都不陌生。給予學童最大的學習機會、公平的受教權,是奠立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石。穩定切實的教育政策,始能做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偉大成效。教育是國家大計,國父當年在建國大綱中明訂,教育經費需占國家預算的15%,便能呼應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如何能引導孩童有好的學習品質,安穩的學習環境中成長,在學習中找到快樂的自己,這需要當執者、現場教學者、教育學者與家長等多方的留心與留意,多角度了解孩童真實的學習狀況,廣納眾人的建議,才能夠提供孩童真實的需求,做更實質的學習引導。而台灣的教育應適合什麼樣式發展,回歸教育的本質,培育孩童學會一輩子受用的能力,懂得思考如何求知、有正確的思維模式選擇為自己人生負責。教育要辦得好,無他法,唯有戰戰競競、持恆以對,能給孩子什麼是唯一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