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功夫是覺來的,技巧是學來的,
覺時,使心定氣定
學時,使心浮氣躁;
慎思,篤行也。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6人線上 (4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6

更多…

人氣:211
臣德 - 審閱區 | 2018-09-14 | 人氣:211

 

從專業知識到系統觀的專業

 

    社會系統演化到今日,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也因為分工過細所造成的問題,在高等教育或是實務工作上,重新要求跨領域的思維與專業整合。新一代跨領域思維,是回歸到分工前的老路,抑或是另有新的意涵。

    周遭有越來多老師在思考這樣的問題,這些老師約莫五十到六十歲,任職在相當不錯的高等學府,早早升等到教授,同時有相當亮麗的學術成績單,然而卻一種不經意流露出失落感。早些年前我有這樣感覺,透過意見交流,找到了些許的共同經驗。

    我教專利二十年了,最近才會思考這些問題:我們社會需要專利制度嗎?如果需要,怎樣的專利制度較佳?如何改進既有的專利制度用何種方式?同樣的,有教化學的老師認為永續是重要的,因為聽到學生對於環境汙染造成的衝擊的感受,由感而發。的確,化學領域對於生活環境的正面與負面影響,是較為顯而易見的。

    追求專業知識的理由很多。具備專業知識可以在社會中找到一份好工作,養活自己、照顧家庭。這個理由可以成為大多數人追求專業知識的原因。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因為這個理由而快速賺到大錢。這個理由可以支撐追求專業知識的動機,並維持很長的時間。再者,除了經濟誘因之外,追求科學真理的專業知識再精緻、再擴充,成為更完美的知識系統,是另一種理由,這些人被稱為學者、科學家、院士等等頭銜。他們不一定有高收入,但是學術名聲卓著。要名、要利,都可能是追逐專業知識的行為動因。

    許多專業知識份子僅能看見領域內的問題,缺乏跨領域思維與行動能力,這使得專業知識的功效受到限制,於是產生了跨領域整合與學習的呼籲。不同科技領域的互相結合,發明更多的科技產品;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的結合,將焦點移向消費者的需要與偏好,正如同某科技公司的著名廣告詞:科技總是來自人性;而不同社會人文領域的整合,擴充了人類對於社會問題觀察的視野。當我們跳脫原本範疇,提升到更整合性的層次時,思維方式與方向會有所轉變。我經常在思考:專利制度是法學專業、專利實務專業、還是管理專業?如果將專利制度放在經濟學、社會學、與政治學的角度,是否能夠解釋無形資產創造、知識分子權利、與專利制度演化的多元化議題。觀察視野深深地影響行為動因。

    再從專業知識領域往不同層面思考,回到這些專業領域發展的初始。我們很難辨證科學知識發展何去何從,這些專業知識曾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改善。然而,我們也無法後悔這些知識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系統觀看事情,脫離專業領域所帶來的名與利,對於既有其潛在性的負面影響,總是需要有人提出反思與補救計畫。解鈴需要繫鈴人,專業知識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有具備這些專業知識的人來解決。因為他們熟知專業領域內的狀況,改變對於系統影響的程度,也更有說服力,行動能力。

    對於我自己提的四個問題:我們社會需要專利制度嗎?如果需要,怎樣的專利制度較佳?如何改進既有的專利制度用何種方式?前三者不是我現在能力所及。關於第四項問題,我對現象的描述是:專利制度的複雜性,產生了法律制度中「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的現象,也有自由資本主義中「資源分配不均」的特點。我給自己一個回答:在專利專業知識不普及的狀況下,如何讓專利專業知識平民化、普及化,至少在面臨複雜制度中,不至於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保持系統觀的視野,讓行動熱情得到更多的支持。

(13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