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持之以恆,如嚼其根,才得以悟出大自然真味。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23人線上 (16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23

更多…

人氣:244
臣德 - 審閱區 | 2018-10-28 | 人氣:244

劉涓子

        劉涓子(370450),南北朝時江蘇京口(今鎮江京口區)人,善醫學,尤其是外科方術,善於治療金創癰疽,因此也奠定了外科消、托、補三法基礎,晉安帝(397年至405年,晉末)時,曾任彭城內史,後隨宋武帝劉裕北征(420年至422),為隨軍醫生,劉涓子醫術高明,且隨軍出征為軍士療傷。宋元嘉十九年(442),撰成《劉涓子鬼遺方》,原10卷,今存5卷。述其平生治病經驗,分述癰疽病因及鑒別,內容著重於金創外傷療法及癰疽發證,疥癬及發禿等治方,使用炙法,薄貼法,針烙紙捻引流內外並治等療法,均為當時突出醫學成就,晚年時期周遊各地行醫。

 

《劉涓子鬼遺方》又稱《神仙遺論》、《癰疽方》,據說是劉涓子在丹陽郊外巧遇「黃父鬼」時所遺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專著,故名《劉涓子鬼遺方》。根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共有10卷,現今只留存5卷,該書作者為劉涓子,後經北齊龔慶宣整理編撰而流傳於世。據其所序,劉涓子在軍中行醫,以該書處方治病療傷,「千無一失」,可謂「有被創者,以藥塗之,隨手即癒」。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中國南北分裂時期,戰亂頻繁,外科之傷殘、感染性疾病大幅增加,客觀上促進了外科學與外科手術的發展內容,而魏晉以後,服石之風漸盛,癰疽〈即惡瘡的統稱〉的發病率大增,客觀上要求提高對癰疽病的認識和改進治療,劉涓子所著《劉涓子鬼遺方》主要是介紹有關外科癰疽方面的知識和改進治療,內容包括戰傷、各種化膿性感染、疥癬、以及其他皮膚病等,還涉及金創、內傷、瘀血、外傷治療,其學術思想源於《靈樞‧癰疽》篇,內外治法兼備:內治有清熱解毒、涼血祛瘀、活血通經、內消補托、生肌長肉等治法方藥;外治則有止血、收斂、止痛、解毒、鎮靜、取出箭鏃等,並根據病證分別制薄、貼、圍、洗、溻、烙、浴等多種外治劑型,內外治法處方就有140多個,其中治療金創、外傷、跌撲的方子共計34個。且首次記載二十餘種《靈樞‧癰疽》篇未記述的外科病。所有藥物也以富有抗菌、消毒作用的黃連、大黃、水銀……等為最多,而且配置成軟膏等劑型。著作中對癰與疽首先從病機和症象方面做出了明確的鑑別,對癰疽等證的辯膿已經十分精細,除便別成膿與否以外,還特別指出發病部位與癒後的關係,說明嚴重癰疽症會引發全身性感染的預後嚴重。另外在治療癰疽外證、石發中毒,都有較詳細的論述,是根據癰疽的不同情況而給予辯證治療並提出了許多解毒的方法。比如鐘乳石中毒,書中用「雄雞肘上血一合,將鐵粉湯一茶碗調服之」、又比如丹砂發,書中用「黑鉛、黃芪、防風、伏龍肝各半兩,水一升,煎半茶碗去滓服之」,等臨床套用。

 

《劉涓子鬼遺方》對癰疽辯證論治尤其詳盡,可稱為中國歷史現存最早的一部外症癰疽、金創方面及外科學的外科專著,更有價值的是該書提倡早期治療的先進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該書強調癰疽早期診斷和治療,在膿已成時則應即時進行手術切開引流、防止「透膜」對手術切開之部位也作了科學的診斷,而中醫外科素有消、托、補三大法則,分別對應疾病的早、中、後期,強調在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消法針對癰疽初發,患者體質亦較好的情況下,為使初起的腫瘍得到消散,多用清熱、解毒、消腫的藥物,以求病人免受潰膿、手術之苦,而這些原則在《劉涓子鬼遺方》中已經有所體現,為三大法則的確立奠定了基礎。此書不僅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外科學方面的進展,並使外科證治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也為外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後世外科學有重大的影響,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書。

 

(1420字)

  • 1) 51HTXGp8sEL._SX353_BO1,204,203,200_.jpg
  • 2) 鬼遺方.jpg
  • 3) 劉涓子鬼遺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