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時間是勵志最好的監考,也是養成習慣的食糧。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人線上 (1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

更多…


 

128-護愛台灣一甲子老漢藥店-漢藥店為漢學集散中心

土庫馬光-尊德堂中藥房

神仙訓老丸

     晉代醫學名家葛洪在《神仙傳》中記載,有一個年輕貌美女子在路上責打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而那老頭只顧俯首哭泣,不敢有所違抗。路人見之,皆憤怒不平,多加譴責。不料那女子卻出口回應說:「我管教自己的兒子,不與人相干!」眾人聽了都大為驚奇不敢相信!世間哪有這樣奇怪的事呢?莫非這女子是仙女下凡?後來得知那女子已高齡108歲,只因常服家傳美容秘方丸藥,故紅顏不老,常保青春。眾人紛相走告,並將該秘方取了個諧趣的名字「神仙訓老丸」又叫「打老兒丸」此藥方即是以何首烏為主藥。到了漢代,名醫華佗在原來配方上增減了幾味藥物,突顯出了該藥滋陰補陽功效,並將藥名改為「仙姑打老兒丸」。後來該藥方進入宮廷,成了皇親國戚專用藥品。

    《本草綱目》記載「首烏藤,也叫夜交藤」。《肘後方》中葛洪將其列為治療腎病的四大天王之一,與其他藥物配合,能同調五臟。另有記載葛洪在晉永興元年,辭官遍尋煉丹製藥書籍。在豫期間被朋友邀到家裡喝酒,往回住處時卻醉倒於荒野之郊。酒醒後發覺周圍有兩根藤子好像有移動現象,於是再仔細觀察這兩根藤子,藤莖會自動相互交合,又自行分開,這樣分分合合有三四回次。葛洪覺得這草藤必有靈性,索性拿回家泡酒。爾後,更於每頓飯都會喝上兩盅。自此感覺全身有使不完的勁,他判斷這藤子對腎臟是大有益處的,因腎主骨,跟人的力氣有關。後來當地75歲的村民張大伯經幾位郎中確診為「癃閉」(就是小便困難),多次服藥未見效,且更加嚴重,兒子急忙找到葛洪。經葛洪辯證,判斷為腎臟出問題,就給張大伯開了個方子,用此藤,配合調理肝、肺的藥材煎服。張大伯服藥約3-4個時辰後,小便就通了。後來葛洪也用這藤與其他藥物配合治好了很多疾病。此藤即是夜交藤,也稱何首烏。

 

尊德堂鎮店之寶-千年何首烏

    10842日玉簧雅緻禪泉-護愛台灣一甲子老漢藥舖,漢藥舖本為漢學集散中心採訪小組,來到雲林土庫鎮馬光已傳承四代的尊德堂中藥房做訪談。當請益其認為漢藥中最具代表漢學精神的藥材時,第三代郭文豐不假思索,手直接指著牆壁一塊掛圖,口說「千年何首烏」這是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為20幾年前表弟前往大陸發展,無意中經當地幹部引薦獲得,本想在那燉補來吃,所幸事先打電話請教郭文豐,郭請他先不要貿然吃之,可帶回來看看,於是其表弟就將這千年何首烏給帶回台灣並直接送給他。其實他也很讚嘆這千年何首烏真有靈性,要跟誰似乎自有定數,因為在其表弟尚未向他說此事時的前一個月,他已在夢中夢過千年何首烏之情節,本不以為意,但就是這麼神奇。20幾年來他都把千年何首烏當寶貝似的守護著其靈性,並用特製透明酒盎裝酒將其浸泡存放於家中,每年都還會將酒更新,有幸得郭先生引領見此雌雄一對千年何首烏,促立在透明瓶中,栩栩如生,靈氣活現散發整屋子般,頓時讓人如入仙境、心曠神怡,而每年換下的酒郭先生更是珍惜萬分。

 

醫者父母心的尊三仙

     尊德堂由郭文豐先生的祖父人稱尊三仙的郭尊三創立,郭的祖父生於宣統2(1910),家世淵源自小在台南六甲仁德堂漢醫藥鋪長大,儒學漢醫藥皆極為深研,成年後因緣巧合,隻身來到土庫馬光,並於此結婚生子,後因朋友鼓勵其既擁有此醫術技能,何不開業並濟世救人,但因窮困只能草草在馬光先租屋落腳並充當行號,由於自身窮困,感同身受對於窮困之人,能奢則奢,能不拿就不拿,而其祖父更是常擔憂病人因沒錢不敢上門繼續吃藥直到病好,常掛於口中的口頭禪「先吃好,以後有錢再慢慢還」,也就這樣家中帳本常是一筆一筆以物來換藥費的記載,或是收不回也不想收的爛帳。但一家12口擔子並不小,所幸付不岀診費藥費的患者,每當農作收成時都會送來作物作為報答,相對也解決彌補家中額外支出。也因此結交了很多好朋友如老鎮長,及認了好多乾兒子。

    郭文豐說:「祖父最擅長的是肝病及婦女病,也因為自身德行及醫德醫術高超,才有機會搬來現址營業,其因緣為當時鎮長,尚未選鎮長前患了肝病,西醫及看過的漢醫皆沒有辦法幫他治好,經由祖父為其診斷開藥服用,不久即痊癒,鎮長為此感念,又見祖父當時租屋狹小簡陋,特建議祖父可搬到其位於現址的房子開業,他更願意便宜賣他(當時亦是平房但空間大),祖父連說他沒錢買不起,但在鎮長執意及盛情難卻之下,搬了過來,等以後有錢再給鎮長,即在民國34年搬到現址並以尊德堂中藥房創立堂號開業,雖鎮長一心想贈送,但祖父後來還是堅持支付了跟當時價格差很多的金額給鎮長,而兩人也成了莫逆之交,直至祖父過世前,都還特別交代接手的父親,只要老鎮長有需要漢藥,價格不論多少尊德堂皆要免費供應之,可見兩人惺惺相惜之情,而當祖父過往後,已是退休的老鎮長則會常來店中,論述其與祖父的交往及祖父醫德醫術的種種事蹟,直到90幾歲過世前。

     而在老鎮長陳述的故事當中,有一則,是幾十年前有一年輕人在台北打拼,但因患肝病無法工作,輾轉由人介紹找上祖父,但因窮困,實在沒錢支付醫治到好,祖父習慣性鼓勵他先把病治好,錢以後再算,年輕人在祖父的幫助下治好病了,臨走之前卻僅能從口袋中掏出一角一角又不慎落地的零錢要付給祖父,祖父卻說你留著當車錢回台北吧!以後賺到錢再說。年輕人眼角含著淚珠由衷感激,隨即北上繼續打拼,事隔幾十年,環境變遷,年輕人事業有成,想報答當時救他一命恩人,但對當時環境已然淡忘,不知恩人在何處,只知祖父姓名及住土庫地方,遂登報尋之。但那時祖父已過世幾年,當大姑姑看到此尋人啟事時,便主動告知此人要找的人已去世了,此人難掩失落及無以回報之情,遺憾萬分,但也只能悵然接受事實,為之鼻酸。

     祖父首重德行,除了延續台南老家仁德堂的德字號取尊德堂,後續父親亦取榮德,自己接手後再將祖父的尊德堂取名回來,而第四代也以德傳承取豪德,據祖母說祖父很嚴謹具儒者思想重德行,認為德在於漢藥上不能欺騙人,以藥味上沒有就沒有,不能魚目混之,隨便做代替;以有身孕的人絕對不可開墮胎之藥,不殺生;以對艱苦人上要多行佈施,對沒兒沒女的要多多關照。」

好學的郭家媳婦

    郭文豐太太嫁到郭家40幾年,為了投入漢醫藥學習,礙於當時台灣出版的醫藥書籍相當少的情況下,毅然花了2萬元託人從大陸買回6本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醫藥叢書,至今還保留著非常珍惜。本身亦從嫁過來即喜歡收藏每個年代的漢藥相關物品,包含幾十年的明通製藥鐵盒都如數家珍地拿出來分享。並指著櫥櫃上幾十年前尚裝有酒的藥酒產品包裝,儼然成了漢藥店小博物館。好學惜物之下,專業技能的實修亦是備受客戶肯定敬重。郭太太表示其祖父對藥舖傳承亦有其漢學養成觀念原則,既效法古代嫡傳方式,將藥鋪傳給大兒子即公公,公公再傳給其先生即長子郭文豐,第四代亦是如是,所幸第四代65年次,有搭上末班車取得中藥牌照,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將祖父的德行堂號繼續發揚光大。

 

 

  • 1) 84001.jpg
  • 2) 84003.jpg
  • 3) 84013.jpg
  • 4) 84009.jpg
  • 5) 840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