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用心的體悟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智慧,使每一個當下都是喜悅與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5人線上 (5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5

更多…

人氣:257
臣緻 - 審閱區 | 2019-05-07 | 人氣:257

130-護愛台灣一甲子老漢藥店-莿桐信安中藥房

漢學之山(仙)、醫、命、卜、相

   漢人在 17 世紀陸續移入臺灣後,淵源流長的漢學文化也隨之傳進,其中山(仙)、醫、命、卜、相五項學術更是華夏文化在台灣極為重要的傳承。五項學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對龐大廣泛的道術(秦漢前稱方術)系統的最主要的分類。其基本理論構成,皆源自於易經,而易經涵蓋天地、時空、宇宙、萬物、萬象,又以陰陽相互對立又能相互轉化為軸,如冬去春來,夏去秋來,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通常是透過食餌、辟穀、玄典、築基、武學、符籙等學術來成就圓滿身心靈命健康的一種學問。

1.食餌:或稱藥餌,指的是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或組合,能達到調整人體健康 作用的一種方法。

2.辟穀:是道家用來修行的一種方法,通常在辟穀期間,不吃用火烹製的食物,只喝水和吃一些天然的食物,如桑椹,黃精等。

3.玄典:就是研讀《老子》、《莊子》、《列子》之思想經典,藉以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4.築基:透過禪修、淨座培養精、氣、神之飽滿穩定的一種方法。

5.武學:即習練各種武術來強壯筋骨、體魄。

6.符籙:古中醫第13科稱祝由科,如《素問·移經變氣論》:「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醫:醫就是用方劑、鍼灸、靈()療等三種方法,以護衛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學術。

1.方劑:又稱湯藥,是據「實虛、熱寒」等症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又應用易理去整理藥劑的處方。

2.鍼灸:鍼灸就是利用人的脈絡、氣血循環的原理以鍼和灸來治病。

3.靈療():亦稱「祝由科」,是目前自然醫學領域中公認最簡捷、高效率、方便的能量療法體系。祝由科,自元代即列入太醫院十三科。祝由二字,最早見於醫書《素問》,謂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針服藥,只要移易精神、轉換氣質,請人施展祝由之術,即可成功。

.命:是以推定人一生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改善人命與運的一種學問。如--

1.八字:就是依「生年、月、日、時」四柱來推算一生吉凶的一種學問。

2.紫微斗數:是根據人的「生年、月、日、時」四組干支推算紫微星辰及其他星辰,藉以洞悉人命與運的一種學術。

.卜:是以一種藉『事發時間』、『占卜時間』以及事發地點的方位,來推算事

物的演變及解決之道的學問。如--

1.文王卦:是以占得之六十四卦配合變爻加上日辰及月建來斷占卜事物吉凶的一種學術,尚有米卦、龜卦、梅花易數等。

.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型色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如--

1.印相:印相學是一門結合命理、風水,和篆刻印章的學問。

2.姓名學:姓名學就是依人出生年月日取適合名子,藉以輔助命格發展的一種學術。

3.人相:包括面相及手相二種,分別以面,為中心來推算吉凶。

4.陽宅:陽宅學就是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之理論搭配人『生年、月、日、時』來推算房屋之吉凶。

5.墓相:就是陰宅,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及易學之理論來推算墓向及位置之吉凶,陽宅和陰宅合起來統稱「風水學」。以上資料參考維基百科做編整。

       醫道自古同源,昔日多數儒者亦兼具山(仙)、醫、命、卜、相學問,古代很多高人、名醫和儒、道關係都有著解不開的淵源。如東晉葛洪,不僅是著名醫藥學家更是道家的傳奇人物,他的醫學著作《肘後救卒方》所收集的方劑,多是經驗有效,取藥方便。後再經梁武帝時代有「山中宰相」之稱的陶弘景做增補,名為《補闕肘後百一》。陶弘景9歲即研讀儒家經典,10歲時讀葛洪的《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後來不僅在醫藥、天文歷算、文學上都有鉅作貢獻如《本草經集注》等。

                早期由唐山過來台灣先民,在漢學領域中,不乏飽學之士,除了醫術可以維護民眾健康外,亦多涉足居民其他生活上的疑難雜症的服務及文化傳承,有漢學底子者往往都能成為各部落居民知識交流集散中心處。

為神明服務---山(仙)、醫、命、卜、相皆通的連成仙

  108426日,玉簧雅緻禪泉護愛台灣一甲子老漢藥店---老漢藥店為漢學集散中心採訪小組來到莿桐鄉樹仔腳(今稱饒平村)百年歷史的信安中藥房做採訪,第三代老闆林樂先生確認採訪主題後,有感而發的說:「中華文化的領域相當廣泛,除了漢醫藥學外,易經八卦、書法、古樂南北管........」都是。由於老店舊址已拆除準備重建,拆除時顧慮從清朝時期陸續留下來的藥房配備器材,無法妥善保存,在與家人取得共識後,將店內從清朝咸豐年間的「藥船碾槽」及藥櫃、藥櫥及各種中藥器具文物近百件捐給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期望這批文物除了獲得專業的保存外,更能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資產。而這批文物除了呈現林家一脈相承的中藥淵源,同時也記錄著台灣中藥業從草藥舖(清朝)、漢藥店(日據時期)到中藥房(民國至今)名稱的演變發展,更是台灣中藥業歷史的縮影,彌足珍貴。

        在漢藥店成為漢學集散中心的看法上,林樂壬表示他的祖父、父親除了中醫藥書籍外,工作之餘喜歡閱讀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中國歷史典籍,書裏闡述的忠孝節義、仁愛道德心神領會,讓他們在工作中、待人接物上抱持誠、信的態度,而且樂在其中。中草藥都必須經過加工炮製方能入藥,因此,早期藥舖、藥房工作多且繁複,能當上掌櫃不但都得識字更是練就一身功夫。學徒從選、洗、切、曬藥的基本功入門,經炒、輾、煎、熬藥的學習,到丹、膏、丸、散的製作,經五~十年的磨練後才能踏上櫃檯配藥,這時候是二手身份,爾後從藥性到病理,識藥、配方到辨證再經五~十年的臨櫃經驗而為「大掌櫃」,獨當一面。入門學徒平常除了辨識藥材、洗切藥外,閒暇及夜晚要讀書識字並練習書法。祖父及父親經營的藥鋪功能甚為廣泛,不單只是賣藥、看病而已,還為村民作一些義務服務,如為村民開店取個好字號,村民兒孫命名,婚喪喜慶選日子,甚至宅地風水........各項諮詢服務,默默地發揚華夏民俗文化。

                 祖父林成(人稱連成仙)清光緒年間,隻身從福建省同安縣廈門經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台,俗稱羅漢腳,輾轉落腳於莿桐鄉濁水溪畔的樹仔腳(饒平)一帶。因胸有文墨被賞識而入贅孫家。當時孫家務農營商,極需一位識字的人才來幫忙管理,雖入贅但子孫並沒從母姓。祖父在大陸期間即受過傳統漢學養成教育,對山醫命相卜學皆有研習;結婚後除了原有工作外,因對中醫藥頗有涉獵,故兼營草藥鋪。晚上,經常受邀到各村庄廟宇當筆生(俗稱桌頭),為神明當靈媒幫民眾解惑、消災除病痛,神明降乩開藥單更是一項稱職又能發揮所長的神聖工作。

待人以誠,信用為本

                父親林慶和(外號藥店仙)民國9年生,生於日據時代接受六年小學育,同時隨著祖父學習漢文並接觸中草漢,背誦「湯頭歌訣」,苦讀「本草備要」。因祖父實在太忙,白天得幫人採藥、配藥,晚上還要跑廟宇作筆生桌頭,遂安排父親到外地藥鋪做學徒學習中草藥,吸取別人之長,並鼓勵閒暇多看些書;當時,祖父還特別託人從唐山上海書局買了許多書籍回來。二戰末期日本敗象漸露,美軍時常轟炸,台灣街市百業蕭條,中藥更是無法進口,只好選擇回鄉;此時祖父在家經營的草藥舖也欠缺人手,父親自此留在祖父身旁幫忙並學以致用,承襲祖父「待人以誠,信用為本」的經營精神,日後並把此精神融入在莿桐鄉樹仔腳(饒平)開設「信安」堂號的命名,其意除講求待人以誠,信用為本外,還有讓病者放心、安心的涵義。

救人事績及感動故事

       林樂壬先生的父親對婦科,眼科、傷寒病證很有心得,曾有婦女難產血崩,父親急診開藥挽回性命母子均安;早年,農事都是以人力為主,水牛是農人的好幫手,但常有牛受到驚嚇而傷人;曾有被牛角觸傷昏迷,父親趕到急救施藥後醒來。父親始終堅信醫藥旨為濟世救人,本該犧牲奉獻;當患者大清早而來,即起身顧不得吃早餐甚至延誤中餐也無怨言。父親認為患者上門就是急事,病人病痛看得比他自己重要而不得延誤。林樂壬記得小學時期常在34點放學回家時,父親吩咐他去買個麵食或便餐回來,不知道這是父親的早餐或是中餐。晚上打烊後,得繼續忙著輾藥粉或製作藥丸,常常工作至深夜12點。經年累月、夙夜匪懈之下過度操勞,不到六十歲即病逝,視病如親的典範及敬業精神一直深植兒女心中。

漢醫藥學源自易經

       林樂壬先生40年次,民國六十三年服完兵役後在外地工作,但因中藥房生意忙碌加上父親身體日差,於六十六年間回鄉承繼家業。從小在藥堆裡玩耍成長,中草藥就是玩具、零食;父親也時常使喚到倉庫裡幫忙取藥,耳濡目染之下沒有刻意學習但自然而然地對中草藥熟悉親切。祖父與父親的好學精神---活到老學到老的堅持一直深深影響著他,除了醫藥書籍,平常研讀易經,認為漢醫藥學源自易經,陰陽關係能思辨理解自然對黃帝內經、八綱辯證,傷寒論........等就容易融會貫通。對漢藥(中藥)未來林樂壬表示應從教育著手,深入校園開辦中醫藥通識課程,向下紮根讓青少年認識中醫藥;同時在報章媒體宣導中醫藥的優點,例如疾病預防、慢性病、,三高症、腸病毒的治療........,傳統的中醫藥也有一套;就像吃飯(指西藥)吃膩了,也可嘗試一下麵條(指中藥);西醫藥無效可以轉換中醫藥試試看,讓傳統的漢學文化為我們的健康盡一份心力。至於中藥房未來的發展,林樂壬指出首先要讓下一代找出興趣,且能在維持生計當中走出自己的成就感,才有辦法延續漢藥店(中藥房)的香火。不過,中藥房自身難保持續沒落,時代也改變了,很難再作為延續漢學文化的傳承平台。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多作正面性的支持,不要三不五時發佈中藥負面消息,打擊中醫藥行業。

:在捐給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百餘件文物中,林樂壬先生有留下一些方便保存的小物件,如百年骨製---戥(秤中藥)及坐了百年以上發光發亮的長板凳,一甲子老藥剪,及父親民國38年在饒平街上購屋開店時,藥商送的店名匾額.......

 

  • 1) 百年小秤平.jpg
  • 2) 一甲子以上堂號.jpg
  • 3) 一 甲子藥剪.jpg
  • 4) 一甲子以上切要沾板.jpg
  • 5) 百年長板凳.jpg
  • 6) 易經書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