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個人化的生命是短暫的
只有融在天地中的生命才是長遠的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5人線上 (9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5

更多…

131-護愛台灣一甲子老漢藥店-北港三元蔘藥行

大陸對台灣保有的文化尊重

    台灣的漢語文系統早期是以福佬話為主流。當時的民間文學常訴諸口語,因此往往能夠直接地呈現當時歷史文化的真貌,也保存了當時語言的實際狀況。當時的「南管文字」「歌仔冊文字」記載了許多具代表性的閩南語通俗文字。隨後由西洋傳教士傳入的拼音字—「白話字」則是以傳教為主要目的所推行的文字。這些口語的使用或文字的紀錄並非是有計畫的推行運動,但在某些區域曾屬通行,如新港文書。

     20世紀初期,連雅堂、黃石輝等人發表文章論及台灣本土語言的重要性。1930年,黃石輝發表《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一文,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這些強調使用本土語文的主張可以說是文學本土化的運動的開端。然而1937年左右,台灣總督府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廢止各家報紙上的漢文版,使得剛萌芽的台灣話文運動遂告中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二二八事件的爆發,緊接著又是「白色恐怖」時期,在高壓統治下關懷台灣本土真實的文學倍受壓抑,完全沒有生存的空間。

    直到1970年代以後,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台語文學再度萌芽成長。解嚴之後,台語文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許多作家和學者都投入台語文創作的行列。但是台語用字仍屬嘗試期,用字極不統一,有人創造新字,也有語文專家考証本字,再加上原有的傳統用字、華文用字,可謂百花齊放。        

    1990年代以後,由於台語文作家互相觀摩學習的結果,新的台語文字,一方面有所傳承,也有所創新,但總不離「通俗性」、「語源可靠性」、「音義系統性」三大原則,並嘗試以拼音字做為文字的一部分,台語文學的用字,逐漸朝向統一的道路邁進。2002年起,台灣興起了另一種本土化的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反對派稱之為去中國化運動。這項運動在政黨輪替後成為民進黨政府施政的特點之一。為了與中國企業識別,2007年政府要求國營企業冠有「中國」、「中華」者應當加以去除,因此中華郵政更名為「台灣郵政」(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取消)、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但中華電信、中國鋼鐵公司等國營企業由於名稱沿用已久,並且在國際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全面更名不但可能影響商譽,更名所耗費的成本亦被企業內部宣傳成難以負擔而作罷。民進黨政府也曾要求「中國醫藥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大學」等9所大學改名,但被學校抵制而沒有成功。

關於各種「本土化」運動在台灣應當推行到何種程度為適當,仍有爭論。(本段摘錄自維基百科)

       當代華人漢學研究巨擘,曾任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赴大陸任教至今已13年的國學、傳統文化大師龔鵬程博士曾說:「台灣過去是華語文化的重鎮,因「去中國化」,現已逐漸失去此文化優勢;面對大陸經濟崛起,台灣卻未能察覺自己最大的競爭力不是經濟而是文化,可惜的是這最大的優勢已漸漸消失,對比兩岸令人感傷,台灣丟掉最多的不是經濟而是傳統文化;大陸崛起仍對台灣保有的文化尊重,都丟了則完全沒有值得被尊敬的地方了。」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語出自宋代名儒范仲淹,自古那些胸懷大志的儒學大家,一向把從醫作為僅次於致仕的人生選擇。108430日禪泉護愛台灣一甲子老漢藥店-漢藥店本為漢學集散中心採訪小組,有幸經虎尾天乙堂中藥房廖欽郅先生推薦,及水林鄉青峰有機健康農場許清俊老師引薦,來到北港朝天宮廣場前的三元蔘藥行做採訪,老闆為第三代儒者氣質具足,學識淵博的王鵬雄老師(傳統整復推拿師職業工會全國總會老師),在針對漢藥店本為漢學集散中心的看法,王老師分享著說:「台灣早期中醫師的產生途徑有二,一是透過中醫特考,二是中醫本科系,以北港來說老牌的中醫師幾乎都是自學考上中醫特考,沒有顯赫學歷,但其漢學根基都非常深厚,如素有「北港儒醫」之稱的洪大川先生(19071984)於日據時代堅持不學日文,不為日本人做事,是典型不從政即從醫的代表,洪大川先生於19歲時即開始設帳教授漢學,光復後開設漢學研究班,並懸壺濟世,以詩文自娛,作品可見於《事志齋文集》。

讀經千遍,其義自見

     王老師:「在三元本家藥房的小孩自小若有興趣,就會被安排開始背誦湯頭歌訣(台語),依序醫宗金鑑,醫方集解、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其中湯頭歌訣就有200多方且都是七字組成有押韻,用台語唸起來特別有味道,如四君子湯-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除祛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就像祖父所說「讀經千遍,其義自見」-背就對了古醫書記載著藥方組成背景?源自何處?何人?適合症候?加減配方?後人背熟了在臨床上自然靈活運用,很可惜現代中醫師養成已沒這個程序,著實跟幾千年傳統脫節了,失去了精髓也失去了那個味。而在漢醫藥學最源頭個人認為是由易經延伸,學漢醫藥若不深入研究易經將侷限於某種範疇內,成就有限,個人在研習易經內容包含了哲學、陰陽。」

三元傳承及經營之道

    王老師:「三元是由父親王重坤所申請堂號,其前身為祖父王捷鈴(民前5年,清光緒33年生)所設三竒中藥房,祖父因個子不到150公分,人稱囝仔仙,看診有個習慣會依照對方症狀唸出適合的湯頭歌訣方子,以達對症下藥之精準,求診者時常門庭若市,夥計也請了好多個,後來各自學成出去開藥舖的也很多,而祖父則沿襲於曾祖父,漢醫藥可所謂家學淵源。

    早期藥房瑣事繁多,自小就在這環境長大,人手不足被喚來喚去習以為常,藥材儼然陪伴成長的童玩一般,自然牢記孰悉。為求精進,長期有看書習慣亦曾到大陸研習過中醫。而自祖父所傳承下來的經營之道不是追求財富而是重一個德性—漢醫藥房是濟世救人神聖行業。

漢藥救人事績及感動故事

    王老師:「祖父時代曾有一懷孕婦女因經西醫檢查判斷其胎死腹中,來藥舖請祖父幫忙開藥說要流掉腹中小孩,經祖父詳細診過,確認胎兒還有細微心跳能補救,就開了安胎藥給婦人吃,婦人吃後漸漸穩定,後來也順利生下男孩,男孩長大後也是婦女三個小孩中最有成就也最孝順的,不枉婦人白疼,婦人若有帶小孩到店中時,常會對小孩說你的命是這家漢藥房老闆祖父救的,要懂得感恩。

    此時王老師特別提到:北港朝天宮媽祖藥籤神蹟-北港媽祖神威顯赫眾所皆知,早期有民眾因小孩頸部喉嚨周圍生了很多肉瘤硬硬的,看了很多醫生吃了很多藥都沒用,特地來向北港媽祖求得藥籤,由於堅信媽祖婆慈悲救世人,照藥籤去中藥房抓藥連續吃了340帖,肉瘤竟自然消失,民眾感念媽祖婆保佑,將此神蹟廣為宣傳,後有很多同症狀者,循著到廟求此藥籤抓藥煎服吃者,亦都見效。(尊重法令本段純以客觀角度分享媽祖婆慈悲,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忽視)。」

漢藥未來看法和期望

    王老師:「中藥房未來解決根本之道,個人建議中醫藥大學一定要廣開設中藥系才能培養正統的中藥師,中藥房才得於作傳承。而時下年輕人對中藥普遍不孰悉往往吃西藥無效的,還是得透過長輩帶來才有機會接觸中藥,這是風氣習性因素,有賴業者及對中藥產業關心人士共同努力。」

文化才是國家最大對外競爭力

    王老師:「刻意的去中國化,會造成文化上斷層,現在台灣中醫養成已不再著重背古醫書籍,實為可惜,已經失去了漢學儒醫味道。反觀大陸在文化大革命蹂躝之下,國學漢學文化曾落後台灣數十年,但在意識到「文化才是國家最大對外競爭力」下積極重視漢學養成風氣並向下紮根,這是值得我們借鏡的。」

    漢學是非常廣泛的,每天看書的習慣,與虎尾天乙堂廖欽郅先生有著共同興趣,成為莫逆,本身看的書很廣泛,目前亦是經絡教學老師,佛道雙修,崇尚道德經、心經、阿含經,平常有練氣功,內觀禪修,尤其研究易經會讓自己角度更寬廣,其中包含陰陽有形無形,超越正常人體的棘手問題,自己就曾碰過,知道不能違背自然法則,會先建議對方到廟裡拜拜再作後續處理探討。而常作分享的中正大學退休教授歐進士博士,其留美多年,卻始終認定西式教育文化遠不及華夏漢學養成教育,回到台灣即極力推廣,並徹底讓自己的小孩從小接觸閱讀漢文學,成效卓著。」

 

  • 1) 88896.jpg
  • 2) 88898.jpg
  • 3) 88899.jpg
  • 4) 889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