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讓自己回歸的真實義,就是讓自己更"清淨"、"自然"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2人線上 (2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2

更多…

人氣:263
臣德 - 審閱區 | 2019-05-21 | 人氣:263

       一起來讀《道德經》~1. 生命力的蓬勃展現

       紪上老師說:「閱讀一本書,要先與作者同心。」老子是位偉大的聖人,在歷史記載上,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因周王朝內部紛爭不斷,為了避禍而西出函穀關回歸秦地故里,當時老子已是舉世的聞人,被敬稱是位已悟道的偉大智者。在老子要西出函穀關之前,時任守關要職的關令尹喜攔住老子,由於尹喜傾心修道,便向老子求道,希望能著書留下文字,潛心修練。老子而後留下五千言一書,對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

       道德經流傳兩千多年,為此註釋解讀的論點繁多,多有些意涵或切入解釋的面向不同。這是一本可以參悟修道的經書,是一本修身處世治國之經書,更是一本身心養生調養之經書。由於道德經是一門形上學的哲理,希望將這哲理放在想要觀察的事理,詮釋出來的意涵也受到個人的意識與經驗而會有不同的解讀。道理只有一個,以這道理為根本,可以衍生出眾多不同的變化。這樣的論述,從道德經第一章中也有讀到類似的意涵。

       本文希望能以道德經的哲理來幫助思考:「觀察一件事物的生成到成效展現的過程,是如何經過與完成的。」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一同沉浸在老子的智慧海中,與我們分享您對這主題的體會,讓老子的智慧與我們的生活更加貼近。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在第一個篇章中,開宗明義點出整個系統中的要義―何謂道,往後的篇章為了補充第一章的真實義理,而不斷地衍生講解。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可以完全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

       由於每個人的體悟可能各有不同,僅就個人對本章初淺的認識做分享:

       道,是虛無之體,虛空清靜的,是一種最初始的狀況,天地之本始;其無形無象,卻永恆真實存在,無法用文字來表述之。道早於天地存在,混元無極、無所不在,生育天地、運行日月,而萬物由天地而生,有形有象,具體可名。為以區別天下間的事物各有差別、各有特性,則安立名字區別之,有形可名的狀態下,處於生滅運化、如常變化之中。

       以大自然簡單的意象來體會道:天地是生養萬物之母,本身即蘊含道的本質展現,如天地之廣闊無邊、寧靜而一片祥和。天與地各司其職,天覆萬象,地載萬德,四季輪轉,萬物於週行變化中相應而生,在規律自然變化中,萬物任其各有所長、各取所需、各有所用,一切皆共生共榮。在體會天地生成萬物的特性後,返回道之本質-寂靜、虛空,能看到天地以愛養萬物、不為己私、成就萬物之慈愛本性。

       而養生之道,靜禪中的淨座亦能感受人體於其中的奧妙:淨座是以放下個人的意識,持以單一善念,在呼吸規律平和的自然運行,讓身心融於自然祥和之氣、調和氣血平和運轉,在規律如常的運轉下,清淨六根、滋養五臟六腑,機能正常運作而相輔相成。人體奧妙的機能能夠展現,全仰賴返回道之本質-簡單、無邪,去除私慾,始能引動體內真氣的週行運轉,維持身體機能。

       生命力蓬勃的展現,則可在其內發現道的內涵。效法大自然之道,試以天地運行愛養萬物的觀點來看組織的生成與特性:組織的定位有以利益眾生為出發嗎;在組織大節奏中,有週期性的活動或事項能讓組織成員全體參與嗎?而在參與的過程中,成員能感受到大道的特性嗎?參與的成員能因此自發性的各施其長,與其他成員詳和共處嗎?…等等。

       而在身而為人的修習,老子的道,告訴我們:體會與融合於大自然的境,讓身心六根得到清淨,返道歸本中遇到清淨的自性。

(150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