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所謂勤儉--
就是不斷的內外精進,直達內外都能喜悅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人線上 (1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

更多…

人氣:286
臣德 - 審閱區 | 2019-08-09 | 人氣:286

看向白沙屯古早的民情與信仰

 

白沙屯,是依山傍海的地區,沿海海邊常因強烈的東北季風,帶來豐富的砂石堆積,成為一堆又一堆的沙丘,而淡色的砂石遠遠看去,成為此處的一大特色,古地名【白沙墩】是這樣來的。在往拱天宮的台一線道上有著緊依的山脈,早期登上拱天宮二樓觀音殿從天公爐向外看去,眼前的山脈延連,就像是一個象鼻,圍攏著白沙屯。走到拱天宮的後方,臨靠台灣海峽,一望無際的海線有時給人寬闊的舒適,有時卻有寬闊中的不確定,但早期白沙屯人的生活是得面對這片海,與之搏鬥,才能養家糊口。

 

因為這兒臨海的東北季風冷冽,砂石為主的地質,又多山坡丘陵地,能作為水田做一般平地的稻田蔬菜耕作不多,多以生產花生、西瓜、地瓜為主。除了農業外,白沙屯人面對海洋討生活,在老祖宗經驗的自然規律中,想方設法在這大片海洋中捕魚獲。早期這兒捕魚方式有很多種,一種有漁船漁網的人,可以乘著竹筏搖槳出海捕魚,到50公尺處外的地方補漁,通常在天未亮或半夜二、三點就得出海,趕在清晨天亮時回來將漁獲上岸銷售,一趟出海可以有最大的魚收穫量但危險性最高,不但要注意風浪的變化,搖槳調整漁隻的方向,迎風破浪才不易翻船,而載了漁貨的竹筏,加上泡水後的竹子重量,對已經耗費一定氣力的漁夫而言,是很大體力的負荷,更難想像,若這一時的天候一變風浪變大,連生命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危險性很高;另一種方式是牽罟,是一種傳統古早的捕魚方法,靠的是簡易的小船、一張大漁網跟眾多人力,從岸邊將網子載到適當海域之後,靠著岸上的人們,齊心協力拉著繫住漁網的繩子,一步一步拉回岸上。在生活貧困的年代,有魚網、竹筏的人家非常少,大多數人會參與牽罟,大夥集資購買一個大漁網,所補的漁獲大家共享,即使沒出資參與購買漁網的人,也能因為出力幫忙得到幾條新鮮漁貨加菜,大人出力養家活口、小孩邊戲水學樣抓漁,孩子從小看著大人的辛苦,也能格外體會到生活的平順也是得來不易。

 

海有潮汐變化,每一次的潮汐變化可以有100-200公尺的差距,早期漁獲較多時,大魚追小魚的現象若一時來不及迴流而擱在岸上,這也成為在早期生活資源貧乏的年代給人們一點補給與加菜的機會。在沿海也會有一種經濟價值較低的漁如狗母魚,因為其肉少質差又多刺,但其量卻出奇的多,每每補到的漁貨成千上萬,往往這會選擇加工做為飼料,或少量民家自己料理成魚酥等配菜。還有一種算是高經濟價值的漁獲,即撈魚苗,冬天到清明節是撈烏魚的旺季,而夏天可以撈虱目魚、鱸魚、鰻魚,在民國60-070年的時代,只要暑假一到,白沙屯的海邊一眼往望去盡是人潮,幾乎全村出動了,上百人在海邊撈魚苗,這是一個難得的收益機會,只要收獲好就有機會能購買漁網,能多一些生活保障。

 

在無法測知天象的年代,面對海的變化,永遠帶著未知數,即使這一時的晴空萬里,也讓以補魚為生的白沙屯人,不敢掉以輕心,哪一時的天候變了,他不知道,不敢也不可以貿然想著:天氣好再往遠一點走,或貪求這兒魚多再多補一些,一句「夠了夠了,好了好了,該回去了!」是補魚同行者的互相提醒,也默默成為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無論是漁業或農業,白沙屯人面對這一切得來不易、以及與海搏鬥的奮勇,造就了他們不畏環境的困苦所展現堅毅、刻苦、勤儉的性格。

 

捕魚種田的工作,要挑擔,要拉犁仔卡,費力的粗活是男生的工作。在還沒有工廠的時代,傳統的女性在家守護,持以家務、養兒育女,為了多一點補貼,讓生活輕鬆些,哪裡有零工能做,能做就多做,如手工縫紉、聖誕燈泡等。而在白沙屯有一個重要的生計,成為在地傳統的手編技藝―編藺草,家家戶戶只要一有空檔就編起藺草,熟稔的編織技巧中還帶有巧思,不同的圖樣變化,顏色組合,展現的是一種細膩巧緻的美,樸實中帶著點素雅。藺草可以做成草蓆、草帽、坐墊等,不僅能吸排汗水、且帶有淡淡的香草味,是早期生活木製家具最佳的配襯品。

 

而這一點巧思,白沙屯傳統婦女也用在了料理,讓食材能進一步地運用不至於浪費,反而物盡其力的成為打開家裡每一個人味蕾的神物。白沙屯人會將鯊魚肉加上菜脯,用鹽巴醃製成肉塊;或將狗母魚的肉加鹽糖拌炒,曬乾後就成為魚酥,也可以做成酥油,都是很好的料理食材。而在過年節前,炊好大大一整籠的甜粿,有的火煎成Q軟味美,有的刨絲曬乾後成為乾糧,香甜有嚼勁地成為大小朋友上山放牛、種田、補魚、或小朋友的點心。

 

以白沙屯媽祖廟-拱天宮為核心,這兒往東邊鐵路方向發展,是早期最熱鬧的街道,菜市場、戲院、雜貨店都在這方圓內。在民國50-60年間,家家戶戶丁口數多,學院內學童眾多,學習聲、歡笑聲、吵鬧聲,好不熱鬧。上下課的路都是小路,想要從這到另一村莊,沒橋可過,村民們只得自己想辦法,搭建竹子橋。早期的拱天宮,廟內空間不大,加上早期有軍隊駐紮,是一個出張所(出差)的據點,平日村內大小事的討論不會在廟裡,而是在自家三合院內討論起來。

 

早期農業時代,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需要凝聚人力、心力才有辦法共同完成。在平常時,無論是收成或是補魚,當有需要人力的時候,家族親戚號召一下,鄰居街訪請託一下,人多事情完成的快;當載滿收獲時,不忘分享著收獲的喜悅。今天我們來幫這人家,改天換這人家也來幫我們,你幫我、我幫你,就連自家裡的事婚喪節慶,你的事也成了我的事,我的事也成了你的事。在這樣的人情味濃下的氛圍,事事都能朝往互助合作、歡喜圓滿的方向前進。

 

白沙屯媽祖是白沙屯人最重要的核心信仰,除了生活困苦不易,媽祖成為心靈寄託的一部份,有加上捕魚為業的危險,只要天一黑,風浪一大,很多婦人便會前往海邊看著丈夫或孩子的漁船是否靠岸,心懸著,念念祈求媽祖神力庇護讓家人都平安歸返。來到拱天宮廟內,媽祖成為心裡頭話訴說的對象,有困難,有苦處,焚香擲杯請示,媽祖的聖意遞給了一帖安心的良方。

 

白沙屯媽祖在白沙屯人心中佔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同時兼具海上庇護女神的特質與母性的形象。白沙屯人將媽祖的盛事視為自己的事、在地的事、白沙屯最重要的事。由於拱天宮是村落的主要公廟,傳統信仰範疇包含有白沙墩本庄(白東里、白里西)、北庄(後龍南港里、過港、山邊、 北坑、南坑)、南庄(內島里、新埔里陳厝、通灣里)。早期在進香期間會有連結其他村落共同進香的活動,因此,白沙屯鎮上最熱鬧的時節就是一年一度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的盛事,以及進香回鑾後的遊庄。白沙屯拱天宮在農曆七月半時,也會以村廟的名義舉行一天的中元法會與普渡科儀,而在本庄(白東里、白西里)有秋收謝平安的祭儀,為三界公的信仰,由當年爐主農曆8/15請示秋收酬謝的時間,亦即是謝平安日,在這天爐主會將三界公爐恭請到拱天宮廟前案桌,備牲禮敬拜天公並演戲酬謝,祭儀圓滿後由次年爐主將三界公爐請回家中恭奉。而早期在初一、十五,每戶人家要到住家附近所屬白沙屯媽祖五營其的所在地犒軍,而媽祖進香的前三日也要於此犒軍。

 

  • 1) 40年代拱天宮廟前照(來自拱天宮文物館內展示圖).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