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放、放、放,把心胸毫無止境的放大
守、守、守,把一寸覺完完全全的守好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4人線上 (3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4

更多…

人氣:1997
臣德 - 審閱區 | 2019-09-20 | 人氣:1997

白沙屯核心文化的展現 ~ 永遠的典範 洪萬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白沙屯媽祖,是媽祖,非常媽祖。

       以上是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 洪建華寫下他對白沙屯媽祖的定義。白沙屯媽祖,雖與台灣全島及海內外眾多媽祖一樣都被尊稱為媽祖,卻是與眾不同,具獨特風格的媽祖。尤其一趟七至十天的進香活動,從一個原是在地白沙屯人的活動,至現在海內外上萬人來共襄盛舉,就如洪執行長所言,就像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當地人稱為是走進去就離不開的沙漠,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是如此的吸引人。

       文化是一群共同生活的人,有相近的價值意識共同形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一個如此獨特且吸引人的文化究竟是從何而來,又具備了什麼特質如此吸引人?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本是白沙屯地方信仰的活動,想要了解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的源頭,探其根源,先了解白沙屯、了解白沙屯人的特質、了解白沙屯人的生活。在透過與洪執行長的專訪、白沙屯拱天宮與天德宮的田野踏訪、洪執行長相關田野文字與影片紀錄,整理出對白沙屯在地文化形塑的要素與白沙屯文化特質典範的發現。其簡要如下:

一、白沙屯在地文化生成要素具備有1.白沙屯人的性格-知足而不爭,勤儉而相助,安貧而樂道,來自於與海搏鬥的困苦環境;2.白沙屯人的精神食糧,來自於堅定的信仰;

二、白沙屯文化的特質典範有1.苦民所苦、仁心愛民;2.無私奉獻、捨身渡眾;3.互助以助人;4.盡守本分、問心無愧;5.以德世人、慈憫永懷。

       為了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沙屯的在地文化,今年六月二十六日,感謝洪執行長的引薦,來到天德宮。這裡是在地耆老聚集的地方,保存有白沙屯傳統的文化,保留傳統請神問事的民俗,而人與神明的信仰故事是最能代表地方文化所信奉的價值。早期白沙屯媽祖進香擇日時,天德宮乩童洪萬安會前來媽祖廟,由蘇大王降乩轉達媽祖進香的日程,並在進香前夕巡視媽祖聖轎、恭送媽祖聖轎出發,洪萬安是天德宮蘇大王專用乩童,也是執行長洪建華的阿公。此日,用以聊天的方式,聽白沙屯文化的故事,感受這裡純樸和善的民風。

       天德宮建於民國五十九年,主祀「蘇大王、邱二王、梁三王、秦四王、蔡五王」五府王爺,是白沙屯在地深得民心的信仰。正殿龍柱刻的字樣「天遣墜地七星毓秀鍾靈聯象嶺,德化安瀾五府宏模顯赫護沙墩」,意指天德宮護佑天地混成山海相傍的靈地,守護臨海維生純樸的子民。

 

一、白沙屯在地文化生成要素

1. 白沙屯人的性格,來自於與海搏鬥的困苦環境

       白沙屯,舊名白沙墩,依山傍海。腹地不大,土壤貧瘠,海風吹來作物枯槁,砂石土質適合種植西瓜,曾聞名一時。為了養家活口,全村人仰賴捕魚,夏季可見幾乎全村出動於海邊撈魚苗的盛況。白沙屯是傳統閩南村落,有漁船漁網人家,半夜兩三點得乘竹筏出海捕魚,趕在天未亮時回岸交賣漁貨。生活貧困的人家,沒有漁船漁網,與同夥集資方式購買大漁網,看好潮汐漲退的時間,號召夥伴到海邊牽罟(先將漁網載到適當的海域外,由岸上的人齊心協力將漁網拉回岸上),捕獲的漁貨大家共同分享,小朋友來幫忙,也能分到幾條新鮮魚回家加菜。魚忙外的時間,上山放牛,下田耕種,赤腳挑擔,男生一肩扛起粗活的工作,婦女們操持家務、照護一家大小,各個也練就一手藺草編織的巧工,以貼補家用。

       無法測知天象,面對下一刻海洋變化,永遠是未知數,不敢有一絲掉以輕心,不敢貿然多停一會多補一些,就怕突來無情風浪打翻了船,超乎體能負荷如何回到岸邊。每一次的出海,壯丁背負著家庭生計的重擔,也帶著全家忐忑的心走向海洋,為了生活,有著無二話與海搏鬥的奮勇與堅毅,或多或少的收穫因盡力而豁達,只求蒼天諸神護佑,家人平安歸航。知足而不爭,勤儉而相助,安貧而樂道,環境塑造了白沙屯人的性格。

 

2.堅定的信仰是白沙屯人的精神糧食

       在民國八十一年白沙屯拱天宮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手冊中,由當時主委駱泳池所撰拱天宮沿革中記述著:「據查未建廟前,先民早已組團往北港進香,參加的善男信女約在百人左右,一步一步跟隨媽祖前進,涉水、爬山甚至行進於海邊、田間小道,尤其是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滾滾洪流中,照樣平安涉水而過。如此不辭旅途困難勞累的精神,精力充沛的信仰力量,實在使人感動。拱天宮歷史悠久,清乾隆末年,先民入墾,媽祖即成為民間的守護神。在遍地砂石之海疆一隅,宛如明燈般指引先民方向與信心,而後與惡劣之大自然相對抗,與險惡之狂風怒濤相搏鬥。每年一次的北港進香在心態上始終抱持著傳統的虔誠、恭謹、朝聖的心理,深具有傳統懷恩的感念。」

       跟隨媽祖進香的先民,全程徒步是唯一的選擇,體力、腳力、意志力都是挑戰,食衣住行樣樣要自己打理,支撐這些是來自於對白沙屯媽祖萬分的虔敬與絕對的信任。因有白沙屯媽祖的護佑,他們在面對險惡的生活環境仍得到平安,有白沙屯媽祖的指點,遇上人生的迷津還有方向可循。內心深處,媽祖慈祥的光輝,是他們生命奮鬥力的來源,一個來自於信仰的力量。

 

二、白沙屯文化的特質典範

       採訪當日,適逢蔡五王爺聖誕,也是五府王爺降乩問神的日子。據傳,五府王爺衛護白沙屯已有上百年歷史(民國前40年至今),現場前來問事的民眾,圍聚在大廳,不時聽聞對王爺神機妙算、靈感顯赫的讚嘆。

       王爺降乩指點迷津時,旁有桌頭轉述王爺的聖示,現今已是第四代乩童,早期參與服務的長輩,如往常會到廟裡看看。洪執行長的父親洪木水(現任天德宮總幹事,現83),是第二代乩童洪萬安(1907-1997)的兒子,於當時擔任桌頭,他指向掛在辦公室牆壁上的一張照片,說著:「這是我的父親洪萬安,在世時在天德宮救世,現已經做神了,在廟裡讓人朝拜。」照片中的人物,手持七星劍,站立在天德宮的大轎上,前往恭迎媽祖進香回鑾的聖轎。一位受在地人敬仰尊崇的長者,得到蒼天的肯定,永得功德祿位,他的故事是世人的典範。

 

1.苦民所苦、仁心愛民的蘇大王

       媽祖與王爺的信仰,在台灣各地非常普遍,靠山臨海的白沙屯有著這樣的傳統信仰。早期農業時代生活條件困苦,當遇有疑難雜症時,轉而求助神明信仰之力量,洪萬安的父親洪菊那個年代,便以手扶鑾轎請王爺降駕問神。洪萬安二十歲時因一場大病,經媽祖與王爺救助而不藥而癒。之後便開始受到蘇大王的調乩,歷經六年按部就班嚴格的訓練,在開口辦事的前一天,蘇大王現身訓示洪萬安:開口辦事,凡塵救世,務必嚴守三件事:

一、凡塵救世,不可以分貧富。

二、燒酒絕對不可以喝,一口也不可以。

三、對婦女絕對不可以心存非份之想及亂來。

       當時王爺降乩辦事都在傳統閩南三合院的自家廳堂,每天午後就是問神辦事的時間。過了問神的時間,也常有信眾來求助,或請求洪萬安能到家裡去問神。無論是刮風、下雨、酷暑、冷冽的寒冬、三更半夜,洪萬安從不推辭,隨時接受信徒來問神(請神降乩時,要赤腳、打赤膊、圍上戰裙)。即使擔任桌頭的兒子們到較遠的地方下田工作,也會親自到田裡叫他們回來幫忙辦事,可以說全年365天時時待命。因洪萬安對眾人感同身受的慈善,無數人因此受到王爺的救助,給當時白沙屯的困苦人家最大的支持力量,其中蘇大王咬破碗派尾帖藥即是眾人稱奇的故事之一。這個真人事蹟是住在過港庄與山邊庄之間的山下的陳清所述。

       有一次,有位信徒很緊急的來到洪萬安家中,拜託洪萬安到家裡問神,當洪萬安與隨行桌頭到病人家時,卻看到病人已換好壽衣躺在大廳等嚥下最後一口氣。桌頭見狀便拉了拉洪萬安,示意趕緊離開,若在問神過程中病人過世,可是有損王爺的威信。但洪萬安堅持留下來,上香後卜杯問王爺公這病人還有辦法醫治嗎?不久蘇大王降乩起駕隨即說到:這病人先沖犯到陰邪,又染到傷寒,陰邪纏身,所以吃藥頭反藥尾(吃的藥前幾帖有改善,後來又漸漸無效) 。於是蘇大王以七星劍為病人去除陰邪,但因已時日拖久,病人身體太虛弱,蘇大王請家屬拿吃飯的陶碗來,只見蘇大王直接將陶碗咬碎並吞下去,陸續吞了幾口後,一連作嘔,陶碗碎片帶著血絲都被吐了出來。蘇大王畫了一張符將爐丹和陶碗碎片包在裏頭,交代家屬將爐丹與帶有血絲的碎碗片一起熬,當藥給病人服用,並交代熬藥時火不能過大,要注意看好水與火,千萬不得將水給燒乾了。服藥不到第三天,原本虛軟無力的病人已經能夠起身、走路,就這樣好了起來。每當家屬感念蘇大王的靈感後,也都對洪萬安的德行報以感恩:「若沒有洪萬安前來問神,哪來蘇大王親自起駕派尾帖藥。再說先前別的神乩來,看到病人已躺在大廳,只說了一句:『沒意,沒思』,轉頭就走。」

       洪萬安因常應信眾請求去到家裡問神,由於降乩前的調五營兵將,乩童會將肚內東西都嘔出,因此問神後信徒家人常會準備飯菜給乩童和桌頭吃,但謙遜、不居功的洪萬安總是吃個意思就趕緊離開,希望這些飯菜能留給信徒家人自己享用。

 

2、無私奉獻、捨身渡眾的洪萬安

       長年累月下來,白沙屯人遇到疑問、病痛、苦難都會求助於五府王爺幫助,各式各樣的問題不一而足,有看日、收驚、把脈派藥醫病、改運、祭白虎、祭帶弓、帶箭、帶刀、栽花換斗、安胎、問事業前途也有動到土神﹔沖得惡鬼﹔煞到惡煞﹔邪冤頭債主所引起的症狀﹔被放符起瘋的﹔犯到天狗等等。

       由於王爺屬於武將,降乩為民辦事時,通常會藉由乩童持五寶砍劈自己的頭頂或背部而使之出血,藉以驅邪逐穢並展示神威。五寶本身是避邪法器,可以用來鎮宅、鎮廟、安轎等,同時有神明調派五營兵降象徵,以降妖伏魔,解煞氣,甚至為隨行的信眾解除災厄。操五寶之時,每個孔武有力的動作,皆是神力的展現。越能展現神力顯赫,代表乩童受神明的投入越深,乩童自身的修持若越清淨、欲望低、雜念少,越能完全放空讓神明所用。如此不但展現神明十足的神威法力,為百姓除穢消災,同時也護衛乩童的肉體之身。

       民國八十四年,洪萬安已屆齡八十九歲,大年初二,一如既往,配合五府王爺降乩救世為信徒一一改運消災解厄。冒著寒流,洪萬安踩在天寒地凍的地面上並赤裸上身,為數十位信徒一一服務。這已非常人能忍受的限度,如同蘇大王降乩時所講:「人多、天冷。今日若不是吾神(蘇大王)親自降臨,不用說老乩童八十九歲,換作其他人,何人也擋不住。」

 

3、互助以助人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

       每逢農曆十二月十五日的午後,白沙屯媽祖廟及地方眾頭人會一起到洪萬安家裡請他前往白沙屯媽祖廟,眾人向白沙屯媽祖上香之後,洪萬安就坐在神桌前的板凳上,靜候蘇大王降乩起駕,由蘇大王直接轉達媽祖的旨意,決定隔年進香的日期與時辰。

       而在隔年的進香,洪萬安都會跟隨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進香,如此長達有40多年的時間。每當有重要緊急事項時,媽祖神轎會停於特定地方,或一直激烈行轎,或一動也不動的停止很久。眾人便會趕緊分頭尋找洪萬安並向他說明情況,等他趕到媽祖神轎旁時,蘇大王便馬上起駕轉達媽祖的旨意,隨即了解情況,或排除所遇到的狀況。有一年,媽祖進香途中,遇上一行為舉止異常的少年一直在轎邊比手畫腳,大家找到洪萬安趕到媽祖轎邊時,蘇大王早已降乩,趕緊替中邪的少年處理。另有一年媽祖神轎在半路突然停止不動,長達半小時之久,蘇大王降乩轉達媽祖聖示:「大轎轎棍已經斷了一枝」。仔細檢查,真的有一枝已裂開。而天德宮的建廟聖諭,蘇大王在民國五十四年的進香途中指示。次年,蘇大王降乩傳達媽祖的旨意:原先要蓋間小廟,但因媽祖要五府王爺幫忙救世,通過奏旨後,此廟位址要再前進十二步,取名為天德宮。諸如此,蘇大王在交代完媽祖的旨意後便會退駕,繼續進香的路程。

 

4、盡守本分、問心無愧是人生究竟的法船

       民國七十年,洪萬安(75)漸感年事已高,希望能退讓給後輩發揮,婉拒再到媽祖廟裡幫忙看進香日子。在媽祖進香前夕,為媽祖聖轎做最後巡視時,向媽祖稟告允讓他可以不去進香。但仍有幾年進香時,媽祖聖駕遲不肯出發,經蘇大王起乩轉達,才知媽祖要老乩童隨媽祖去進香。直到民國七十五年,媽祖聖示要洪萬安與其牽手同媽祖徒步進香,而這次進香是洪萬安最後一次跟媽祖同行,往後不再每年送媽祖出發進香及迎接媽祖入廟。

       八十歲後的洪萬安一直要求五府王爺另找新乩童,好讓他退休。蘇大王多次指示:一直都有在找新乩童,但要找到可以信任,像老乩童這樣德性者無再有人。而梁三王也在降乩問神辦事時,多次向洪家子孫表示老乩童的德行為人,蘇大王奏旨通過可以添壽至九十六歲。

       民國八十三年,洪萬安(88)時,媽祖進香回鑾準備要進廟時,已經快到入廟的時間,卻不見媽祖神轎往廟裡前進。邱二王的攆轎自媽祖廟前隨即趕赴洪萬安家裡,蘇大王降乩要洪萬安趕緊到媽祖廟。洪萬安三步做兩步的半走半跑到白沙屯媽祖廟前,蘇大王當場起駕,向在廟前迎接媽祖的眾弟子說:「聖母之前一再向吾(蘇大王)要求,叫老乩童今日無論如何一定要來給聖母迎接一下。」說完,蘇大王持鯊魚劍趕到媽祖神轎旁邊,此時的洪萬安已經喘得很嚴重,蘇大王表示:「要進入神轎內側迎接」。隨後在媽祖神轎內側以鯊魚劍劈背三次,當面向白沙屯媽祖說:「吾(蘇大王)老乩童已經專程前來迎接聖母。」而自轎內退出。停留許久不動的媽祖轎,隨即朝大廟前進,三進三退順利入廟。

       民國八十四年,洪萬安的老伴辭世,他便常常到天德宮向五府王爺請求:「老弟子也快90歲了,人生也已經滿足了,您五府王爺實在不要再給老弟子添歲壽,應該讓老弟子趕緊去世,好讓我去和我的查某人做伴才是。」而就在民國八十六(1997)年二月六日除夕早上,洪萬安對著子孫說:「他今天就會死去。」是日傍晚時分,洪萬安(90)安詳永辭。

       洪萬安一生謹遵蘇大王指示,配合蘇邱梁秦蔡五府王爺凡塵救世,鞠躬盡瘁。他,終其一生仁至義盡、心無所愧,誠如蘇王爺曾降乩時掉淚說:「眾人求生;單獨伊(洪萬安)求死。」

 

5、以德示人、慈憫永懷成為白沙屯人永遠的典範

       從除夕當晚開始,每天都有親朋好友、村民、昔日受阿公救助的人前來悼念,很多人甚至不忌諱大年初一,紛紛前來祭拜和瞻仰遺容。洪萬安的生後事大多是按照蘇大王親自降乩指示來處理,一次蘇大王聖示交代著:老乩童一生對廟功勞很大,出殯日那天,靈堂要設在廟前,並親自拿七星劍到廟前廣場圈點搭堂位置與方位。叮嚀著,告別式那天,子孫都不可以哭,一路都要放鞭炮,其情景有如神明廟會喜事。

       逝世隔年洪萬安的生日紀念日,蘇大王主動降乩指示:洪萬安已是秦四王果位,在大廟受人朝拜,往後每年紀念日牲禮要到大廟來拜,不在家裡拜。洪萬安已經成神了,在天德宮大廟內與一生遵奉的五府王爺一起受人敬拜。民國九十五年蘇大王奏旨通過親自降乩安奉洪萬安老乩童祿位於天德宮後殿虎邊,永久緬懷,功成名就。

 

       一個平凡樸實的漁村,有著創造不平凡人生的精神,這個精神來自於生活、信仰、環境帶來的性格。萬世流芳的種子悄然在白沙屯播下,現今展枝散葉、結成碩果,是白沙屯人的驕傲、也是永遠的典範。

 

  • 1) 傳奇乩童洪萬安。(圖/翻攝自白沙屯天德宮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