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功夫是覺來的,技巧是學來的,
覺時,使心定氣定
學時,使心浮氣躁;
慎思,篤行也。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4人線上 (12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4

更多…

人氣:100
律心律志 - 審閱區 | 2020-06-08 | 人氣:100

~《詩經·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詩旨:丈夫久役不歸,妻子懷念遠人的抒情詩。《毛詩序》解釋為:“刺時也。言君子行役,為王前驅,過時而不反(同“返”)焉。”意思就是:理想的政治不應該使國人行役無度,以至破壞了他們的家庭生活。實際所謂“刺”在詩中並無根據,不過作者所表達的儒家政治理想,卻是符合詩中女主人公的願望的。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我的丈夫英武高大,是邦國的英雄。我的丈夫拿著長殳,做君王的前鋒。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自從丈夫東行後,我的頭髮像飛蓬散亂。難道沒有潤髮油膏?我要(取悅誰)為誰打扮容顏!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希望下雨、下雨,卻出大太陽。一心想著我丈夫,想得頭痛也心甘。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哪兒去找忘憂草?就種在屋北面。一心想著我丈夫,使我傷心成疾。
    軍人尚未走到戰場,他們的妻子已經被拋置在孤獨與恐懼中了,她們充滿不安和憂慮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來,幾乎成為她們生活中唯一有意義的內容。

寫妻子懷念從軍的丈夫的詩篇,通常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為丈夫而驕傲——這驕傲來自國家、來自群體的獎勉;思念丈夫並為之擔憂——這種情緒來自個人的內心。《伯兮》就是典型的這種詩篇。

詩一開篇,我們看到一個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間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這裏轉用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這位丈夫為什麼是值得驕傲的呢?一則他長得英武偉岸,是一國中的豪傑,同時也因為他非常勇敢,充當了君王的先鋒。


轉入第二章,寫自從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頭髮——女性身體最富裝飾性的部分——零亂得像一蓬草。這是以對女性的美麗的暫時性的毀壞,表明她對異性的封閉,也即表明她對丈夫的忠貞。不過,作為軍人的妻子,這種舉動還有進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婦女是不能上戰場的,因此妻子對從軍的丈夫的忠貞,實也是間接表現了對於國家的忠貞。


對自己的丈夫能“為王前驅”很感驕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給她帶來巨大的痛苦。對於古代婦女來說,生活的全部內容、幸福的唯一來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壞了,她們的人生也就被徹底破壞了。而等待從軍的丈夫,這與一般的別離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後有很深的憂懼。正是揭示了詩中未從正面寫出,而又確實隱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終不能歸來的憂懼。知道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第三、四兩章所描寫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與難以排遣的痛苦。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夠“忘憂”,因為這“憂”已經使她不堪負擔了。


詩必須有真實的感情,否則不能打動人;但詩人的感情也並非可以盡情抒發的,它常常受到社會觀念的制約。本詩對親人的強烈感情經過責任感的梳理而變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與哀愁,但並沒有激烈的怨憤。由於本詩所涉及的那種社會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是長期存在的,所以它的感情表現也就成為後世同類型詩歌的典範。
 
參考文章: 詩經翻譯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