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禮-有大有小
義-不失真
廉-簡單做
恥-方便學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0人線上 (6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0

更多…

人氣:115
臣德 - 審閱區 | 2020-07-01 | 人氣:115

五十肩 緩解要穴:肩井穴、臂臑穴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而五十肩是一種退化性的肩關節發炎疾病,醫學上稱「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由肩關節附近的肌腱炎或黏液囊炎開始,因肌肉發炎,害怕疼痛導致不敢動到肩關節,關節沾粘攣縮越來越嚴重,造成肩關節活動空間受約束,又稱「冷凍肩」。
      中醫辨證五十肩為過度勞累,以致風寒邪氣趁虛侵襲肩部經脈,導致氣血阻滯,經脈凝滯而形成肩痛。因人過中年陽氣氣血虛弱,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脈絡不通,故好發於50歲以上。臨床上,五十肩患者平均年齡下降,可能是生活型態造成,例如長時間滑手機的低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坐姿不正確,致使肩頸僵硬,組織疲勞受損。
      造成五十肩的原因有1.老年性退化,賀爾蒙代謝率下降2.曾有過風濕寒邪侵襲史3.長期重複做某一個動作4.肩部活動減少,欠缺活動5.肩部外傷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等。整療方式以先減低疼痛,鼓勵患者克服疼痛,使肩關節活動度日益增加。西醫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熱敷及自我運動,手術處理沾粘等;中醫治療則包括中藥方劑、推拿治療,著重於溫通經絡及活血化瘀,而針灸、傷科治療用於撥筋正骨、剝離沾黏的組織。由於自我運動復健是極重要的治療,訓練患側肌肉的力量,恢復關節正常活動度,同時要注意勿過度操勞,給予肩部適當的休息。

五十肩 緩解要穴
肩井穴:足少陽膽經

      肩即頸項之下,局部凹陷深處如井,以其穴居肩上之凹陷,喻經氣深聚之所,故名肩井。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體内,二是滲入穴内的脾土之中,三是溢流穴外。肩井穴屬足少陽膽經,通過肩部與諸陽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陽維脈)交會,其所治癥,極為復雜,有如各病之市集,所治以風症居多。中醫古籍記載肩井穴「主肩背痹痛,臂不舉。」若此穴施力過重,能令人半身麻痺,手不能舉,重擊則令人昏暈,為抗禦侵犯的防身主要穴位,而輕揉、慢按,則是袪除工作壓力、放鬆肩頸僵硬的最好穴位。
取穴方法:於肩上,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與肩峰(肩部最高處)端連線的中點,或以手併攏,拇指靠頸,中指尖到達處即是。(如圖一)
穴位功效:祛風清熱,通經活絡除痹,行氣活血,疏利肝膽等。主治項背、胎產、神志等疾病:如肩背頸項疼痛,手臂不舉,腰髖痛,中風痰涌,咳嗽氣逆,眩暈,難產,乳癖,頭痛。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分別揉按或按壓對側肩井穴,有酸脹感為宜,1~3分鐘後慢慢放開並換邊按壓,頭部配合左右扭動。力道不宜過重、過久,孕婦不宜按摩此穴,容易造成流產。

臂臑穴:手陽明大腸經
      《說文》:“臂,手上也。”上肢統可稱為“臂”。凡肉不著骨之處,可由肉上下通透者,即稱“臑”。本穴正當上膊肉不著之處,故名之。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物質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其運行為從天部層次直上頭、頸各部,故名。本穴為針麻開胸常用穴之一。
取穴方法:於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屈肘緊握拳,使三角肌隆起,三角肌下端偏內側,按壓有酸脹感處。 (如圖二) 
穴位功效:舒臂、明目。主治肩臂頸項疼痛、頸淋巴結核、肩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目疾等。
按摩方式:拇指腹著力於穴上按壓,再施以按揉,反復操作,左右交替。

【預防和護理】
1.多做鬆動肩關節的運動或擴胸及側舉的動作。
2.避免電風扇或冷氣對著肩部直吹。
3.不要維持一個姿勢太久,使肌肉肌肉張力不平衡。
4.避免不當姿勢或錯誤的施力動作,如以上臂當枕頭的動作。
5.不要拿太重的東西,容易使肌腱發炎。
6.注意肩部保暖,維持局部血液循環的順暢。

  • 1) 肩井穴g.png
  • 2) 臂臑穴.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