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所謂勤儉--
就是不斷的內外精進,直達內外都能喜悅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3人線上 (6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1
訪客: 12

peiching, 更多…

人氣:99
臣德 - 審閱區 | 2020-07-20 | 人氣:99

       五德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核心的價值觀。由於價值思維的取向決定了行為模式,五德自古便成為東方文化人倫互動的首要原則與依據。東方文化思想以群體利益為重,嚮往整體和諧共融共生的價值理念,對於個人是否具有德性的修為極為重視,原因之一,因道德有自我約束的作用,不因個人的私意而影響他人或群體,造成歧亂,另一,則是能以良善的心性對待周遭一切,帶動敦厚、純樸、良善的文化氛圍。
       五德,是個人品行修養、自我管理、行事接物的一套思維邏輯;是群體人與人關係相處的重要特質。五德的育成,奠立了東方文化的特質,能深根蒂固的普及應用在生活上,在良善的人倫互動與氛圍中,東方文化的特質與精髓始能代代傳揚。

五德之「智」
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智(古書或作「知」)意指明辨是非,是非之心則需智慧來支撐。知,做動詞解釋是知覺、理解之義;用作名詞或形容詞,即是指智慧或具有智慧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學習是為了體行,以行為本的學習才能深入體會其中的內涵與精髓,一來可釐清自己對事情認知與明辨的思維,反思自己的德性修為使之更加提升,二來不斷累積對天地之道、人世之理的參透,產生智慧的結晶,處事通達明理,臻於圓滿。

       《論語.里仁》:「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無法親近仁,是不智的行為。反之,「仁」為道德意涵的核心理念,實行「仁」或以「仁」為基礎的道德行為是展現智慧的根本。智者,遵道行道,有仁愛之心,能以利益眾生、幫助大眾為出發,對世間情理有所體認與參透,行事不疑不惑,清楚自己該做如何做,不該做靜觀其變,沉穩果斷自處得宜。

智慧的行為:
1.心存善念,仁愛之心,以厚德為立身之本、處事之基,不斷的積累善行;
2.懂得進退,該進取時奮力向前,該退守時果斷收手;
3.低調處事,和光同塵,樸實始能長久;
4.見微知著,能事前做好準備,防微杜漸;
5.福報與人分享,功與果歸於眾人,皆大歡喜;
6.一舉數得,處事圓融,互補互惠各方皆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