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讓自己回歸的真實義,就是讓自己更"清淨"、"自然"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6人線上 (5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6

更多…

人氣:695
臣緻 - 拾德之旅大類 | 2015-02-10 | 人氣:695

~松美農園友善種植—自然農法之病蟲害防治
松美農園程永進先生進一步的介紹,kkf自然農法在友善種植農作物,對於病蟲害防範這一環節上,也是著重強化植物本身健康開始,要有健康的農作物,根本在於健康及營養的土壤,只要依循kkf自然農法,適時、適地、適種原則,把農作物人性化管理,不違背自然法則,讓農作物有好的生長空間,本身茁壯抗性自然強,病蟲害即不容易侵襲。
對於種植水稻常見的病蟲害莫過於稻熱病、紋枯病等(發生時自然農法是無法克服的),其主要引起原因:
1. 稻熱病
稻熱病菌分生孢子發芽時,需要水膜及幾近飽和的相對濕度。溫度20~28℃範圍內,最適宜稻熱病菌的侵入。每年一期作發生時間為 3月下旬至 5月上旬,尤以 4月上、中旬,及清明節過後半個月內發生最為猖獗。
2.紋枯病
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是水稻發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二期稻種較容易產生,往往造成穀粒不飽滿,空殼率增加,嚴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
對於稻熱病、紋枯病等的防範,程永進先生依kkf自然農法理論為基礎及自己實際耕種經驗為架構有以下的防範步驟:
1.土壤是活的,改善土壤,增加產量,減少病蟲害,當稻穀收割完後,將稻桿留在田上,在插秧前1-2週加水淹過,每1分地加入20公升用腐植土培養的微生物菌水,最少留置7天(塞住出水口, 微生物菌會滲入土壤)以促進分解,是稻子養份最佳有機質來源。之後將稻頭壓入土中並整平土地(不平易長雜草),並準備插秧。若稻桿未完全分解,可在插秧前後再施予一次微生物菌水。若土壤中無稻桿或蔗渣,樹葉等有機質,微生物菌將無法繁殖。(雜草種子在整地時,要先做預防及有效處理)。
2.插秧時秧苗一般傳統行株距為5寸,程先生種植的行株距則為7寸,通風良好以避免稻熱病。
3.早期種植觀念1模(欉)通常為10株左右,程先生則以1模(欉)3-5株來種植,這對於早期地主的標準觀是1模(欉)10餘株來說,總會認為程先生是不是頭殼壞掉了。(植物本身也是肉弱強食,生長空間越大,植株本身就越強大,病菌自然不容易侵襲)。
4.病菌未發生前的菌液稀釋泡浸,好菌抑制壞菌的拮抗作用。
5.菌液的浸泡因偏酸性會破壞蟲卵使其族群數降低,達到預防效果。
下期繼續介紹病蟲害防治
 

  • 1) 稻熱病1.jpg
  • 2) 紋枯病1.jpg
  • 3) 程永進與陳瑞芳老師探討分享.JPG
  • 4) 施放之滴水式1.JPG
  • 5) 程永進.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