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勤儉的人
喜悅的做事前事
開懷的做進行中的事
圓滿的做事後的事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9人線上 (8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9

更多…

~大人有大量---寬容

    隨著網路的普及,讓訊息擴散無遠弗屆,這些訊息的擴散可形成良善的力量,亦可能成為致人於死地的工具,正如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當我們看到網路PO文訊息、新聞報導或事件,如何判斷訊息的內容?如何做成反應或採取行動呢?
    對於事務通常判斷的標準,不外乎法律、規則、習慣、道德規範等,而道德標準又受到成長背景、個人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一個人的作為或一個事件發生,我們就會以自己所熟知或擅用的標準來評斷,覺得做得好做的對,就會豎起大拇指給他按個讚鼓勵。然而隱惡揚善的美德,似乎不是這個社會的主流,從媒體報導中負面新聞與正面新聞出現的頻率,及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的程度,很顯然負面新聞較能符合大眾的胃口。
    當我們對個人或事件經過判別的結果,是這個人不應該、這件事是不對的,我們心裡的正義使者就會跑出來了,以勸說、責罵、譴責等方式,希望透過這些方式,讓做錯事的人知道錯誤之所在,進而能導正其行為。從小到大,就因為有師長的指正教導,讓我們雖犯錯但知過能改,朝善良的正軌前進。
    可是如果正義使者過度擴張,儼然成為復仇使者時,這種嚴以待人的心態,讓我們拿著放大鏡,將犯錯的個人或事件放大來檢視,細微的事都變得如此不堪與不耐。現在常用到的一個名詞「起底」就是這麼回事,根據香港網絡大典的解釋:起底又稱為人肉搜索或人肉搜尋,是指查出對方的個人資料或相片等個人私隱資訊,然後公諸於世,用作「網絡公審」,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人肉搜尋的起因是一起事件。這個事件可以是犯罪行為(如撞人後逃逸),或者是不違反法律,但為主流道德觀所憎惡的行為(如丈夫婚外戀導致妻子自殺),甚至只是一個不合常理的事件的主角(如很黃很暴力)。
犯錯後受到適當的處罰或制裁,讓當事人得到教訓,避免再發生相同的錯誤,這樣的處罰制裁是具有教育意味的,當事人也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但若是大家揮舞著正義的寶刀,撻伐砍殺不公不義的個人或事件過了頭,把當事人逼到懸崖邊無路可退,非但無法解決問題,可能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長期從事教育工作,觀察大學生的生活圈其實就是個小型的社會。曾有一位女同學被「公幹」,也就是被她的同學、好友排擠孤立,一度想休學。她百思不解究竟自己有做了什麼事惹人厭?後來我去了解同學排擠她的原因,說穿了就是一些小事情看不順眼,或無法同理與諒解她的一些行為,就這樣讓這位同學的年少青春,蒙上不快樂的陰影。
俗語常說: 「大人有大量」,「大人不計小人過」,這是請求別人原諒自己的說法。的確,如果我們有開闊的心量、寬容的胸懷,能和他人溝通其所作所為,同理他的心情,原諒他的過錯,提點他改過進步的方法,能慈悲待人不就是所謂的「大人」嗎?如果是這樣,我的學生就不會受到排擠之苦,網路上就不會出現苛薄嚴厲的批判言論,社會將有更多的祥和。大家都努力來學作「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