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所謂勤儉--
就是不斷的內外精進,直達內外都能喜悅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5人線上 (13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5

更多…

人氣:686
臣緻 - 好文分享 | 2015-07-03 | 人氣:686

~勇敢地說出:我錯了﹗

    在前幾期「大人有大量」文中提到寬容與原諒,這一篇想來談談「認錯」。我們來想像一個畫面,做錯事的一方,誠心悔悟請求原諒,記取教訓不貳過;受損害或有理的一方慈悲地寬容他,雙方握手言和,這是多美好的結局﹗但如果今天的畫面是做錯事的一方,大聲嚷嚷「我沒錯,我哪有錯啊」,這種死鴨硬嘴皮的態度,非但得不到對方的原諒,反而會激怒對方槓到底,你來我往唇槍舌戰,甚至鬧上公堂。
    讓我們來回顧前陣子喧囂一時的阿帕契打卡案,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李蒨蓉2015年3 月私自對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拍照、坐進駕駛艙並上傳網路炫耀,涉及洩漏國防機密,一時名聞全台。起初,李蒨蓉以「這有這麼嚴重嗎?」為由拒絕道歉,也讓照片成為大眾討論話題調侃,隨後在各方撻伐下鬆口說:「我白目,我道歉。」但她「不覺得有不妥」。最後在輿論強大壓力下,李蒨蓉4度鞠躬道歉,願做國軍志工。如果在第一時間,她就鞠躬道歉,承認錯誤,社會批評的聲浪或許不致於如此排山倒海,對她個人的形象也不致於有這麼大負面影響。但這種好辯不認錯的態度,讓社會大眾愈不想寬容對待。
    面對別人指出自己有錯誤時,不認錯的情形大概有幾種:第一種是自己覺得這樣做並沒有錯,當然就沒有認錯的必要,這時候進一步的溝通就很重要了,可能是別人誤解你或彼此價值觀認知不同。第二種情形是明知自己有錯,但為了顏面自尊而不願承認,找了更多的理由來掩飾塘塞,對很多人來講認錯似乎是件困難的事,他們擔心認錯後會不會抬不起頭來,從此就矮人一截。擔任教職多年,指導學生課業或輔導生活適應,很多時候是在指正學生的課業或行為,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欣然接受老師的教導而改正,但偶而也會有學生不認錯的情形發生,那就得費心地溝通與輔導。
    而自己偶而也會忙中有錯,導致學生的權益損失。我想舉個例來說明,學校積極在推動實習制度,大四下同學可以選修到企業實習提前與職場接軌,評分規定為實習廠商與輔導老師的給分各佔50%,前年有位同學實習相當盡職表現優異,廠商決定實習後留用成為正職員工,給了95分高度讚賞;她的實習週誌寫得不錯,但到了後期可能太忙常有遲交情形,相較衡量後我在評分表寫下88分。學習結束後,她失望的寫信問我,原本以為實習可以得獎,但競爭非常激烈90分以下即與獎項絕緣。我才驚覺評分表應該是最後平均分數,而不單是我個人評分,對於自己因疏忽的過失,讓同學與獎項擦身而過,感到十分自責,但是錯誤既已發生也超過更改期限,即使是老師也應該向學生承認疏失,於是我回信將上述情形告訴她,誠心表達抱歉之意請求諒解,她回信告訴我,沒有得獎固然有點失望,但很高興能當我的學生,她覺得我是位值得敬重的老師,因為很多老師都不會願意向學生承認錯誤道歉的。
    從這件事我發現做錯事向別人道歉,進而尋求改過的機會,並不會減損自己的形象或聲望,即使是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上司對下屬,只要誠心誠意,通常都能得到諒解,甚至是敬重。反而為了要維護自己的形象,死不認錯卻招來更大的輿論壓力,聲望與形象瓦解殆盡。
    古語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知錯勇於認錯,很困難嗎?其實想通了,勇敢大聲的說出:我錯了,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反而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