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所謂勤儉--
就是不斷的內外精進,直達內外都能喜悅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7人線上 (7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7

更多…

人氣:926
臣度 - 七欠風華 | 2015-09-26 | 人氣:926

 

七欠風華  四欠中的三和

三和村位於二崙鄉的南方,東與湳仔村相鄰,南以新虎尾溪與虎尾鎮墾地里相隔,西與崙背鄉港尾村毗鄰,北與來惠村相鄰。所謂三和乃由十八張犁、三塊厝、深坑三個聚落組成,所以命名為三和村,這同時也是七欠中的第四欠。

來到三和,這裡的信仰中心—協天宮就不能不提,協天宮主祀關聖帝君,主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奉祀主神為關公(協天上帝),同祀的有二尊媽祖及神農大帝,每年的農曆624日都會舉辦祭祀活動,而往年大甲媽繞境時也會經過這裡,也算是二崙鄉內數一數二出了名的關公廟宇。

十八張犁:顧名思義是指有十八張耕田用的牛犁,在日治時代,這裡種植製糖用的白甘蔗,物產豐收使得這裡的居民賺了很錢,古時候有牛犁者並不多,因此這一個部落擁有十八張牛犁也代表這個地區的人民非常的富有。而富有的程度可從現今留存在十八張犁,最具有代表性廖家古厝「永昌堂」可窺探一二。「永昌堂」乃是昔日當地最為氣派的宅院之一,建於明治四十二年(1907),占地約近五千坪,當時從唐山特聘了有名的地理師及建築師傅興建,整個宅院依地理風水而起,此宅院占地共四、五千坪,座南朝北,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宅院有涼亭、花園以及石燈座、水池(小圓環),同時設立了三和村村民學堂,供給村民讀書的地方。物換星移,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雖已凋零破敗,卻仍可由華麗壯觀的建築外觀驚嘆當時的氣派恢弘。

三塊厝:入墾此地之先民最初只有三位(三戶)而得名,即使是現在,三塊厝這個地方仍是村民不多,大部分都是種植的農田偏多。

深坑:先民入墾此地時,因此地帶有沙丘,地形崎嶇不平,且南臨新虎尾溪,有深坑洞穴而得名。附帶一提的是在不遠處的深坑橋下,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廟。是每當拾德之旅有機會經過深坑橋時我們通常會在此稍做休歇,廟前有一座號稱百萬廁所,提供來往的民眾解急之苦,厚德便民。而在深坑土地廟旁還有一間深坑觀世音佛祖廟,此廟雖小,卻像在對照這農村的精神一樣,平實簡單素雅,凡事唯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