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勤儉的人
喜悅的做事前事
開懷的做進行中的事
圓滿的做事後的事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人線上 (1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

更多…

人氣:49
律心律志 - 審閱區 | 2023-06-06 | 人氣:49

《詩經·秦風·權輿》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于嗟乎,不承權輿!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于嗟乎,不承權輿!

詩旨:諷刺秦君養士無終。《毛詩序》云:“《權輿》,刺康公也。忘先君之舊臣,與賢者有始而無終也。”雖有坐實之弊,亦不為誤。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于嗟乎,不承權輿!」唉!我呀!(1)曾是大碗飯菜很豐裕(2)從前住高樓大廈,如今每頓吃得沒剩餘。唉!呀呀!不能再過當初的日子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于嗟乎,不承權輿!」唉!我呀!曾是每頓飯菜四大碗,如今每頓吃不飽。唉!呀呀!不能再過當初的日子了!

《權輿》一詩,通過禮餼今昔薄厚懸殊,刺秦君養士不終。

    詩兩章結構相同,在反覆詠歎中見“低徊無限”,感慨秦康公不能禮待賢者。詩首句即以慨歎發語,讓聽者有“不提倒也罷了,提起兩眼淚汪汪”的心理預設,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強烈對比就顯得自然而不突兀。過去的日子裏大碗吃飯、大碗吃肉,而如今是每頓供應的飯菜都非常簡約,幾乎到了吃不飽的程度,前後待遇懸殊,讓人難以承受。

其實,飲食上的一點變化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賢者在國君心目中的位置。贏秦為求霸業,多有好養游士食客之君主,其中秦穆公便是較為突出的一位。他取由余於戎,獲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孫枝于晉,並且屢敗猶用孟明,善馬以養勇士,一時間四方遊士,望風奔秦。及至穆公死,其子康公立,忘舊棄賢,使遊俠之士生活水準急劇下降,詩人在此背景下,唱出這首嗟歎的歌,確實可以證史,“六經皆史”,由此可見。

    詩的前後兩章雖然相近,但些微變化間顯示出歌唱者前後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裏提及的變化還只是從大碗飯食到每食無餘,到第二章裏已經從“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飽”了,於是作者一唱三歎,“於嗟乎!不承權輿”,這嗟歎聲中充滿了失望和希望:對遭受冷遇的現實的失望和對康公恢復先王禮賢下士之風的希望。從詩中我們無法看到詩作者慨歎之後待遇能否得到改變,但從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的戰國齊孟嘗君食客馮諼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權輿》一詩,其逐客坑儒之漸歟?楚穆生因禮酒不設而去。唐明皇時,薛令之為東宮詩曰:‘朝日上團圓,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捥,羹稀箸易寬。’遂去。兩賢其得詩人《權輿》之旨者!”他的這番話似乎可以使我們對《權輿》的意義與影響有更深的理解。

   

參考文章: 詩經翻譯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