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勤儉的人
喜悅的做事前事
開懷的做進行中的事
圓滿的做事後的事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9人線上 (4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9

更多…

人氣:454
臣揚 - 審閱區 | 2016-12-06 | 人氣:454

      拾德之旅這條古七欠的路途上,座落許多大大小小的三合院,雖然經過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許多三合院都被破壞了,但還是有許多較大的老厝祠堂被保留了下來,相較於其他地方,古七欠地區還是保留為數不少的三合院落,尤其是二崙地區的古厝群,是最集中完整的,從這些富含歷史記憶的古厝,你也不難發現七欠過去的興盛痕跡。

 

  下湳的廖家古厝德善堂、十八張犁被稱為廖氏學堂的永昌堂、田尾三口灶的敦本堂、來惠村的古厝群等,這些傳統建築見證了也刻印著七欠的風華歷史,在這些採閩南三合院格局形式的傳統民居中,你可以細細品味到古代建築的工法之美和精實細膩的雕工技術,從門面到內部格局,從簷廊到壁面裝飾,建築本身無論是外觀或是細節,令人嘆為觀止的書畫彩繪與雕刻工藝,更是在在顯現出當時地方仕紳的富裕繁華。

 

  歷史的故事就被刻畫在這一磚一瓦裡,望著老厝,除了它的美麗令人印象深刻,更多的,是對老祖宗們家族傳承之道的讚嘆。有別於現代人的炫富在外,常言道:"富過三代才懂吃穿",其實指得不只是吃穿,德善傳家,底蘊內藏,一踏入這些老厝,你會發現,當年這些富豪鄉紳們,坐擁龐大的事業財產,在金錢無虞之餘,把對子孫們的告誡與期望,直接刻劃在老厝的門牌與壁屏上,成為家風文化,許多老厝的祠堂、公媽廳、大堂廳、圍牆裡,處處可見富有傳統特色的的壁畫故事的石板畫來裝飾,除了增添老厝的華麗之外,更多的,是勸誡子孫莫忘奉親秉孝、棄惡揚善。這些老厝的除了展現了大家風範外,洗石的門楣上、樑柱上,上面刻寫的家訓詞句,不但成了富豪人家地位象徵,也在在彰顯古七欠地區當時教育文風濃厚,耕讀傳家的文化思想蔚為風潮,而古厝的內部設有私塾的格局也印證了這樣的傳承。

 

  紅磚石柱大門埕,子孫一代又一代來來去去,送走老的迎來小的,老厝承先啟後一代迎接著一代,代代人生活的痕跡,文化家風,都被融化在老厝裡,融化在每一代子孫的骨子裡。回想現今,隨著小家庭興起,家族祠堂或家族大院式微,家的裝飾除了不斷追求格調與舒服外,已不再強調家風傳承的內涵,兼具教育與文化的壁畫已成為廟宇或特殊景點的特色,一般人家的家裡已難再看見,而老祖宗世代家訓傳承文化,也只能在這些老厝裡才能略窺一二。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老厝倒了,大樓起了,老文化被遺忘了,傳統家風被丟的一乾二淨的比比皆是;許多人對社會上,道德淪喪、功利掛帥的現象頗有微詞,甚至大書特書現今社會的亂象,其實有時候想想,一葉知秋,連最基本的"家"都被新文化新思想給取代了,別說是整個社會了。

 

  我們無法否認,權貴富豪,這些擁有社會絕大資源的一群人,常常引領著整個時代價值觀走向,從古而今皆如此。回頭看看這些古七欠的老厝,對於這些在當時算是豪富的七欠鄉紳們,除了把"厝"當成一個家,一個避風港外,還把"厝"當兼負著家風的傳承的作法,不管是不是當時的潮流現象,對於這些老祖宗的用心我著實感到敬佩,至少他們知道要留下什麼傳給下一代;再對比電視上三不五時的豪宅報導,我不禁感嘆著,在現今社會裡,這些擁有豐沛資源、擁有大把錢財的富豪們,對於家,除了用盡其華麗豪奢裝潢堆砌外,炫富外,要留給下一代的,留給這個世代的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