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功夫是覺來的,技巧是學來的,
覺時,使心定氣定
學時,使心浮氣躁;
慎思,篤行也。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7人線上 (6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7

更多…

人氣:236
臣德 - 審閱區 | 2017-11-23 | 人氣:236

成功的經濟進步需要伴隨社會的善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中國傳統的恕道。西方人在企業倫理中提出外部性的觀點:基於自利的觀點,企業使用土地、資本、及勞力以獲取最大的利益,但在許多受到決策結果影響,而未有決策參與權利的關係人,卻未必能從中獲益。考慮到外部性時,對於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決策,就不一定是對全部關係人是好的。參考恕道精神,討論的也是這個道理。我們不希望企業做決策時,忽視了對於自身的影響,那麼,自己在企業中的行為,也需要想想,避免做出別人不想要的結果。

       經濟進步是危險的嗎?在一片蒼松翠綠的山林中,有道時而潺潺長流或時而澎湃洶湧的瀑布。一旦造紙廠搬了來,一切就改變了。造紙廠開始大量的砍筏樹木作為造紙原料,接著他們阻絕了瀑布而獲取大量的水,並利用了水的動能推動機器設備,於是,美景不在了。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合法的,森林是私有財產,擁有者因滿意造紙廠的補償而同意他們使用這些天然資源。造紙廠獲得了利潤,地方獲得了廉價紙張,地主獲得了補償,政府收到了稅收。這些行為都是具有決策權者所內化的部份,在其權力及義務範圍內所作決策而產生的。

       在史前時代,一個獵人可以自給自足,而不受限於社會束縳。在面對社會敵對時,可以一走了之。文明發達後,現代人再也不需要像史前獵人般地關注生存安全及覓食的問題,但分工日益精密後,個人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保持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活動,使得人們難以逃脫面對社會種種的敵意與兩難,這不會是任何人想被對待的方式。

       當我們利用創新與分工獲得生產力時,我們也擴大了對自然資源供應的需求。先前我們在耗用自然資源時並未考慮到破壞、甚至回收或循環使用的問題,同時認為弄髒自己的窩並無大礙。但今天看來,卻不是那回事了。這些進步的方法,使我們由環境中看到資源、掌握機會、贏得挑戰,但也造成了今日我們無法收拾的困境。如果我是大自然,我應該不會希望人類這樣的對我。

       在經濟上的成功並不是平均地分佈在各國。較落後者,可能會希望縮小和領先者的差距,他們可以運用較傳統的觀點不顧及社會問題,追求最大利益的獲取。當然他們也可以放棄物質上的成功,追求更崇高至上的理想。在領先者方向,他們會希望繼續拉大與落後者的差距,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維持不動,或是向後退縮,但就一般人性而言,這似乎不大可能。由於差距的存在,情境就有所不同,人的價值及知覺也不同了。

       物質文明破壞了社會及生物的次序,能源浪費、環境污染,都是因為大家認為「那是別人的問題」,環境一再的惡化下去,世界末日是否就要到了呢?有些人認為21世紀,地球再也無法支撐了。而另外一些人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了解經濟進步的共通問題時,必須同時考慮到生活的品質,而提供未來社會及經濟進步的解決方法。

 

(以上著作,改編自作者博士班早年完成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