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持之以恆,如嚼其根,才得以悟出大自然真味。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人線上 (1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

更多…

人氣:264
律心律志 - 審閱區 | 2020-10-20 | 人氣:264

《詩經·王風·葛藟》

緜緜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緜緜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緜緜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詩旨:父母兄弟離散,流離失所、寄人籬下的青年的痛苦的呼聲。

「緜緜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葛藤蔓延綿長,在河岸邊。既已遠離兄弟,叫別人為爹。縱使叫別人為爹,也得不到人照顧我!
「緜緜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葛藤蔓延綿長,在河岸旁。既已遠離兄弟,叫別人為娘。縱使叫別人為娘,也得不到人搭理我!

「緜緜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葛藤蔓延綿長,在河岸上。既已遠離兄弟,叫別人為兄長。縱使叫別人為兄長,也得不到人關心我!

有關《王風·葛藟》的時代背景,在眾多種說法中,歸納出:舊說以爲此詩乃東周初年姬姓貴族所作,旨在譏刺平王棄宗族而不顧。如《毛詩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及朱熹《詩集傳》云:“世衰民散,有去其鄉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嘆。”得其旨矣。

而現代學者則認爲本詩是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怨情抒發之作。春秋時代,常有戰事,人民因而流離失所。此詩的作者應當是居無定所、到處流浪的人。另有人評定此詩是一個入贅者在他人家生活,闡發孤獨寂寞的悲歌。

詩凡三章,每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描寫眼前景物。詩人流落到黃河邊上,見到河邊葛藤茂盛,綿綿不斷,不禁觸景傷情,聯繫到自己遠離兄弟、飄泊異鄉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不幸之人流落他鄉,六親無靠,生活無著,不得不乞求於人,甚至覥顏“謂他人父”。狀況之艱難,身分之卑下,足見一斑。縱然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絲憐憫。“謂他人父,亦莫我顧”,直書其事,包含許多屈辱,許多痛楚,正如朱熹所歎:“則其窮也甚矣!”

(同上)第二、第三章詩意略同首章,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換一字,提升了詩的內涵,不斷詠歎中有些微變化。此詩每章六句中有三層意思,每兩句表達一層意思,兩層轉折。由綿綿不絕的葛藟對照兄弟的離散,是一折,由“謂他人父”、“謂他人母”、“謂他人昆”而竟不獲憐憫,又是一折。每一轉折,都含有無限的酸楚。詩人直抒情事,語句簡潔樸質,卻也十分感人,呈現出飄零的淒苦與世情的冷漠。故此情若乞兒聲、孤兒淚、沉痛語,不可多讀,不忍卒讀,實令人無法承受。詩中表現出的流離之苦深為人所致慨,相信這會是每位讀者的共同感受。

 

參考文章: 詩經翻譯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