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個人化的生命是短暫的
只有融在天地中的生命才是長遠的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5人線上 (5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5

更多…

人氣:504
臣緻 - 弟子規 | 2016-02-20 | 人氣:504

~三字經簡說(四)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說到為人子者,必須從小就求學,為什麼要求學呢?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如果不加以琢磨,就沒有辦法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不求學,就不知道聖賢的道理,不知道那些是合乎義理,是應該做的;那些是不合乎義理不應該做的。
    我們知道古人常常用玉來做成各種裝飾品或器皿,當我們看到一件件光滑溫潤的玉器時,無不讚嘆它的冰清玉潔與雕工的精細,但是可曾想過,一件玉器實在是得來不易啊!
   「玉」本來是以石頭的狀態存在於深山中的玉石,它並不是本來就是一塊美玉的,一塊玉石若不是稍具眼力的人是看不出來的。玉,它包在璞當中,要先切開,再把旁一邊的廢石磋掉,這時玉質一現出來了,但玉面還不平整仍然很難看,這時玉工就著玉的形狀和顏色,決定要做什樣東西,才琢成所需的樣式,完成後再慢慢細磨,才顯出它的平滑光亮,成為一件美麗的玉器。
    人也跟玉一樣,想成器,就要求學,若不會分辨,心中沒有一個標準,任由自己的喜好去做,就不免要做錯事了。就求學而言,求的是什麼學,也各有不同,有的是求名利之學,有的則是求聖賢之學,而兩者之間的差別,何止是千萬而已!
    「為人子,方少時」身為人子的,正當年少的時候就要學了。如何學?「親師友,習禮儀。」親近明師賢友,因為他們都是善知識,都可以助長我們的品德和學問,更可以由他們身上學到待人處世,應對進退的禮儀,所以要常親近。
    對於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你要與他和樂相處,互相砥礪,並且對他所說出的,合乎道義的話,你也要相信,而且勉力去做,這樣德學必定大進。
    古人對交朋友是非常重視的,曾有人說:要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交的朋友就可以了。因為怎樣的人就交怎樣的朋友,所謂「物以類聚」。而孔子教我們交朋友要「無友不如己者。」如果我是以忠信為主的人,而對方卻不講求忠信,我就不和他做朋友。每個人擇友的標準可能不大一樣,現在就講一個交友的故事:
    漢朝的管寧和華歆是好朋友,常在一起讀書。一天,他們正在讀書時,外面新官上任遊街,鑼鼓喧天,管寧聽而不聞,仍然用功讀書,而華歆就忍不住跑到外面去看,且流露出很羨慕的表情,管寧見狀,就割席成兩半,華歆問他何以要如此做?管寧說:「我讀書為求明白道理以便修身,而你卻貪戀名利,你和我志不同道不合,不適合為友。」華歆說:「我知錯了,讓我們和好如初吧!」又一次,二人同在田裡鋤地,管寧撿到一塊金子,把它丟在一旁不去理會,但華歆就高喊:「金子哪!這是一塊金子哪!」可見他們二人的心志是多麼不同。
    從此管寧就決定不再和華歆往來,準備到另一個地方去讀書,臨走前仍然勸華歆,不要太重視這些外在的浮名虛利,但華歆終究不聽,最後當了賊官被殺。而管寧避難到遼東,用仁德教化當地百姓,使得人人和睦相處,大家都非常崇敬愛戴他,遼東地方也儼然成為世外桃源。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不學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如果我們也能親近像管寧這樣的人,必定受益匪淺,因為可以跟著他「習禮儀」,學習禮儀節度。因為懂得禮節,一言一行合乎節度,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彬彬君子的樣子,大家樂意和你為友,並且尊敬你,也喜歡學你那謙恭有禮的態度。如果大家都懂禮,自然減去了許多無謂的爭端,社會將更加和樂,這是習禮儀的好處。

參考文章:三字經簡說(作者林美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