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所謂勤儉--
就是不斷的內外精進,直達內外都能喜悅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32人線上 (27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32

更多…

人氣:566
臣德 - 節氣與俗諺 | 2016-10-06 | 人氣:566

寒露

(1051007) 季秋 菊月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著)

       俗話說:「露水先白而後寒」,初秋瑩白的露水,隨著寒意漸生,露氣冰冷欲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令,而「露」是古代氣候轉涼變冷的象徵,秋高氣爽之時,氣溫降得快,早晚更現寒意。

       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後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指此時節鴻雁成列大舉南遷;古人不見雀鳥,海邊出現許多蛤蜊其貝條紋顏色卻與雀鳥很相似;菊花已盛開綻放。此時台灣的天空可見過境的伯勞鳥與俗稱「國慶鳥」的灰面鷺,也可見大地上的農夫忙於秋收秋種之身影。

       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此時節重要的民俗節日,九為陽數,九九是最大的陽數,象徵代表著天,古傳此日舉辦隆重莊嚴的敬天祈安植福慶典,祈天護佑國泰民安。和諧的家庭是社會安定的基礎,良好的互動關係更以天倫之樂稱之,而”九九”帶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吉祥寓意,在此意義崇高的日子,敬老、體現孝道的意涵深含其中。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除了慎宗追遠、孝敬自己的父祖輩,更推及敬愛身邊的長者,發自內心的關懷與喜悅,安定、祥和也隨之漫延開來。重陽節傳說故事中的登高、飲菊花酒、繫茱萸等習俗,有免災避禍、除不祥之意涵,而現代人多把握秋意的尾巴,登高秋遊、踏青賞景,不外乎也是秋季休閒養生、情誼聯繫的絕佳選擇。

       民間信仰中為護法主將,威嚴又不失童氣的太子元帥,九月初九為其聖誕,太子爺自幼天賦異稟,勇武絕倫,但在一次調皮行動中怒惱了東海龍王。太子爺見狀闖禍,遂割肉還父、刮骨還母,以死謝罪。太乙真人為之憐惜,以蓮藕荷葉重化其骨肉,於後命他下山輔助周武王和姜子牙伐紂,受封為元帥,擔任開路先鋒官,完成伐紂大業。太子爺的故事不僅廣為樂道,其真孝忠勇、護國愛民的情懷深受後世人愛戴與敬仰。

節氣與俗諺

  • 「九月颱,無人知」:九月非颱風季節,若有颱風常會令人措手不及。
  •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過後天涼要添加衣物;而過了寒露,稍有寒意,要注意腳部保暖,以免寒從足生。
  • 「九月起九降,臭頭仔無地藏」:九月的九降風一起,患有癩痢頭的人一不小心帽子就被吹走,癩痢頭也就無所遁形了。

節氣與養生

       寒露的到來,白晝日益變短,夜晚增長,大自然的陽氣減退、陰氣生,身體的生理活動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調整,達到內外平衡和諧。在生活起居上,宜早睡早起,減少體內陽氣的耗損,收儲陽氣好過冬;秋季由熱轉寒的肅殺之氣,易使人傷感,建議可持續做具緩和、協調並輔以呼吸吐納的運動,不僅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助於內心的舒緩,身心得以調和自在。

       由於雨水減少,氣候乾燥,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飲食上宜多吃甘淡、滋陰潤燥、益胃生津的食品,如芝麻、糯米、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蜂蜜、百合、沙參等。應時的水果豐富多樣,如葡萄、獼猴桃、梨子、大棗、柚子、甘蔗、石榴、柑橘、柿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甘甜生津,是預防秋燥的最佳輔助食品。而早晨一碗溫熱的粥品,有助於腸胃保健、補中氣,充沛一天的活力。

       適宜補充水分也是秋季防燥養生的重點,古傳「朝朝飲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些蜜水,亦可防止秋燥,養潤肺部。

       順應大自然的調和養生,應時的菊花茶飲、花糕賞味、放風箏,享一番金秋獨有的生活品味。

  • 1) 秋菊花香.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