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放、放、放,把心胸毫無止境的放大
守、守、守,把一寸覺完完全全的守好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4人線上 (2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4

更多…

人氣:223
臣度 - 審閱區 | 2017-06-17 | 人氣:223

原文: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因,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血出。木像見蘭,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遂將妻棄之。

 

在漢朝時候,在河內(今河南黃河北)地方有個叫丁蘭的人,由於父親早死,所以他由母親撫養長大。相傳丁蘭在年幼時尚不懂得孝順,對待母親非常差,時常跟母親頂嘴反抗,十分頑劣。後來丁蘭有機會到學堂讀書,得到夫子的開導,感悟孝道,於是決心好好孝順母親。某一天,當母親為丁蘭送飯時,丁蘭正要道謝,卻忘記放下手中的鞭子。丁蘭的母親以為丁蘭要鞭打她,下意識要先跑開,沒想到卻撞了到一棵梨樹而死了。

 

難過的丁蘭為了懷念母親,於是把梨樹的支幹砍下,再請工匠把支幹雕刻成雙親的樣貌,供在堂上,以此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丁蘭對待父母的雕像就好像父母親還在世的樣子,不但必恭必敬,每天早晚也會向木像跪拜請安,凡事也會跟木像商議請示,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才開動,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就如同父母還在世一樣。

 

後來丁蘭娶了個妻子,對於丁蘭對木頭雕像這麼恭敬感到難以理解,為了想了解究竟,就好奇的拿了一根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而且雕像的眼睛泛起淚光;後來妻子又用火燒木像,沒想到自己的毛髮不慎的先被燒光了,丁蘭回家後看見木像眼中竟然像含著淚光一樣,察覺有異,跟妻子問出了實情,覺得妻子實在太不恭敬也不孝道,便把妻子休掉了。

 

 後來丁蘭再娶,有一天,從置鄴縣這個地方來了一個叫張叔的人,到丁蘭家借東西。正巧丁蘭不在家,丁蘭再娶的妻子不知道是否要不要借,想起自己的丈夫平常敬奉雕像十分恭敬,遇到難以決定的事時就對著木像擲筊問卜,在丈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妻子就也跟著向木像擲筊詢問,結果木像不允許。知道結果後的張叔趁著酒醉,就很生氣的大罵木像,甚至還打了木像好幾下才忿忿的離去。

 丁蘭回到家裡像以往一樣先到父母像前請安,看見木像的臉色似乎有種很不高興的樣子,心裡感到不安,於是就問妻子,丁蘭知道事情的經過後,十分氣憤,認為這是對他父母的不敬。由於父母過世後,丁蘭就視木像為父母,從未曾有絲毫的輕慢,如今有人居然如此非禮木像,就如同有人無理的對待父母般,感到內心宛如刀割。情緒之下,他跑去找張叔理論,二人話不投機,爭執了起來,丁蘭情急之中還出手用力打了他。張叔氣憤之下一狀告到衙門。由於證據確鑿,衙門便派衙役捕捉丁蘭歸案。丁蘭被捕走前淚眼向父母像告別,這時兩尊木像的眼睛竟然緩緩流出了淚水,而木像的神情是那麼難過的樣子。當地方官得知後,也為丁蘭的孝心而欽佩,於是就向皇上奏明了情況,不但免除了對丁蘭的處罰,還舉薦他為「孝廉」。後來,皇上又傳下詔令,命人把丁蘭的孝行事跡畫成圖畫,以彰顯他的孝道德行,號召大家都來學習。

 

「丁蘭刻木」成為了後來華人為逝去的親人立神位的典故,而丁蘭雕刻木像使用的梨木也成為後人用來作神位的木牌使用的花梨木材質。在現在浙江這個地方還有丁蘭的文化遺存的蹤跡,在距離杭州市中心約十多公里處有個丁橋鎮,據說是丁蘭的故里,後人在此建丁橋、蘭橋,就以此為地名。丁蘭事死如事生的行為形成「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的民風,為後代子孫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 1) 14976981324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