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用心的體悟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智慧,使每一個當下都是喜悅與圓滿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2人線上 (2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2

更多…

人氣:635
臣德 - 審閱區 | 2018-01-15 | 人氣:635

傳承《詩經》絕學在臺灣

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教授  林葉連

 

一、明、清時期的臺灣熱門教材

               明朝鄭芝龍曾率領民眾前來臺灣,或經商,或從事海盜行為。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始有更多以福建為主的大陸民眾遷臺居住。但移民之初,相較於臺灣本土的原住民,大陸遷入者畢竟屬於少數,這個島給人的印象是番人、番俗充斥之地,必須經歷鄭成功父子,以及清朝統治期間大力推展教化,才逐漸讓寶島上面的民族融合,整體的社會形象才由野蠻變為文明。這一段轉化期間,《詩經》當然是推行教化的首選的教材之一。《重修臺灣府志卷二十四藝文五詩二番俗》留下臺灣人接受中原教化的紀錄:

爭迎使節共歡呼,驄馬前頭眾婦趨;首頂餈盤陳野食,大官曾未識「都都」。鵝筒慣寫紅夷字,鴃舌能通先聖書;何物兒童真拔俗,琅琅音韻誦〈關雎〉。

               「溫柔敦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教,對提升臺灣文明的水平而言,的確功不可沒。

               臺灣高雄有一條「九如路」,中山高速公路有個「九如交流道」。臺灣人也喜歡在牆上掛著畫有九條魚的圖,「九」是魚的數目,加上「如魚得水」中有「如」的概念,所構成的圖畫,稱為「九如圖」。為什麼要「九如」?此一語詞來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詩序》:「〈天保〉,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歸美以報其上焉。」這是一首祝頌人君的詩,其中使用九個「如」字,並有「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等語,後人將「九如」祝人長壽的語詞化用在日常生活中,用為高雄道路的名稱。此外,臺灣人通習《詩經》,然後進京趕考,在在都顯示明、清時期,《詩經》在臺灣學界教科書中應為熱門選項。

二、臺灣人傳承《詩經》所具備的優勢

               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老一輩的臺灣人總是說:「我們是河洛人,講河洛話。」其實,臺灣話(原稱閩南語)是中國古代語言流傳至今的「活化石」,它是夏商周以來,以迄西晉永嘉之亂,這一段漫長時期的官方主要語言,被古人使用在今天陜西、河南等黃河流域一帶,當時有「中原正音」、「河洛雅言」的美稱。

               晉朝發生「五胡亂華」事件,不僅消滅西晉,而且使得古代傳承已久的漢民族「雅言」被摻雜許多「胡言亂語」,之後,歷經許多朝代更迭,大陸地區至今只剩閩南語是保存近乎純粹的中原古語。可是,數十年來,大陸由於努力推行「普通話」,前來福建上班、上學的,不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士,以致福建地區的閩南語逐漸不復存於日常生活當中。因此,今人若要聽聽接近古語的《詩經》讀音,甚至想要釐清古代《詩經》的某些疑難,勢必要依賴至今使用閩南語於日常生活之中的臺灣人才行。以下舉例說明臺灣人在傳承《詩經》絕學所具備的優勢:

(一)、《詩經》印證了閩南語的古老

               臺灣話和今日國語有許多不同的表達用語,這是因為臺灣話保留古代的用字。例如:

  語:「看半天」。           語:「一直看」。

閩語語:「相半晡」。         閩語語:「一直相」。

               這在《詩經》中就有證據,《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意思是:「瞧那老鼠還有皮,人竟然沒有威儀。人而沒有威儀,不去死還能做甚麼?」西漢毛公《毛傳》:「相,視也。」《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伐木》:「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聲?」意思是:「看那些鳥呀,還尋求友聲。何況是人呢,不尋求友聲嗎?」東漢鄭玄《鄭箋》:「相,視也。」

               又如臺灣家長往往會叮嚀小孩:「畢業證書要抗乎好。」「抗」的意思是安放好、安置好。這在《詩經》中也有證據,〈小雅.甫田之什.賓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翻譯成:「打靶的大射皮既已安置,弓矢也已擺出。射箭的人都已排列整齊,就呈獻發射的本領。」這裡的「抗」字解釋為安置,其中隱含小心翼翼的概念,與「丟」、「擲」等隨意丟棄是不同的。

(二)、從《詩經》或《詩序》可得到最精準的解釋

               古史中記載不少周厲王失政的事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隨意入人於罪,同時不准人民發出抗議的聲音。例如《國語.卷一.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詩經.大雅.板》也描寫人民在此時發出痛苦的呻吟。詩中寫道:「民之方殿屎。」漢朝毛公《毛傳》:「殿屎,呻吟也。」這個解釋沒有錯,但若是要問為什麼「方殿屎」可解釋為:「痛苦呻吟而不敢出聲」?大概誰也說不出所以然。近年有一位來自福建,任教於美國大學的教授在學術研討會上說:「方殿屎」就是閩南語的「放硬屎」(發音為:「放定屎」),也就是便秘的意思。由此可知,如果沒有採用閩南語來解譯,恐怕從其它語言都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詩序》是解釋《詩經》每篇主旨的珍貴文獻,東漢經學大師鄭玄說:「《詩序》的作者是子夏。」《詩經.王風.兔爰.序》:「〈兔爰〉,閔周也。桓王失信,諸侯背叛,構怨連禍。」再如《孟子.梁惠王上》:「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歟!」這裡的「構怨連禍」、「構怨於諸侯」,足以讓我們檢討今人用語的錯誤了。《孟子》中所提到的,是「惹諸侯的怨」,現在電視新聞中往往看到主播使用閩南語音譯而寫成「顧人怨」,其實應糾正為「構人怨」才算標準,意謂:「惹人家的怨」。

(三)、可糾正大陸近幾十年來的曲解

               中國大陸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初,學者幾乎一面倒的採用馬克思思想以解讀古籍,造成古人的原意被扭曲了,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間,對傳統文化所做的摧殘,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反觀臺灣,我們維護並且傳承了正統可信的解說,何其珍貴!

               例如〈豳風.七月〉,自古的說法一致認為是西周初年的農家樂,但是,大陸地區將它的主旨做了180度的改變,例如19752月,《廈門大學學報》刊載洪潑水〈《詩序》的復古倒退思想必須批判〉一文,寫道:

像著名民歌〈七月〉,寫的是勞動人民在奴隸主階級殘酷壓榨下的苦難生活,詩中滲透著奴隸的血淚,飽含著奴隸的悲憤,反映了尖銳的階級矛盾,深刻地揭露、憤怒地控訴了奴隸的黑暗和罪惡。

               洪氏這類的謬說,將快樂融融的詩篇講成既痛苦又無情,真是無理取鬧。我曾有專文加以反駁,茲不贅。

               再如:周公曾鑑於侄兒周成王年幼,不得不暫時代理攝政。不料引起諸多謠言,說周公假代理攝政之名,行篡位之實。種種謠言,幾乎使周公陷入「裡外不是人」、「進退兩難」的窘境。《詩經.豳風.狼跋》,《詩序》:「美周公也。周公攝政,遠則四國流言,近則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聖也。」〈狼跋〉首章寫道:「狼跋其胡,載疐其尾。」胡是頸下肉的意思。老野狼向前走,會因為踏到自己的頸下肉而跌倒;向後走,則將因為踩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同情周公面臨進退維谷的處境;以上是自古相傳的解釋。然而,大陸地區幾十年前同樣出現奇怪的詮釋,例如復旦大學陳子展《詩經直解》:

後世腐儒多以狼喻周公為病,往復辯解,徒自喧擾。不知哲人老、莊之徒,早以聖人與大盜等視,盜丘與盜跖同科,揭開上古以來所謂聖人之假面具矣!

               按照陳氏的說法,〈狼跋〉就變成挖苦、諷刺周公的作品,詩人溫柔敦厚的用心豈不消失殆盡了嗎?〈狼跋〉引狼作喻,縱然有「顧此失彼」的小小瑕疵;可是,讀者以意逆志,當知作者的居心原本就沒有絲毫詆惡周公的意思。

(四)、展現最貼近古音的讀法

               用閩南語讀《詩經》,當然比現代國語來得貼近古音,例如〈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其中「角、屋、獄、足」是韻腳,古韻都屬屋部,唯有採用閩南語來讀,方能展現其短促的仄聲特性。

               再如〈邶風.燕燕〉三章:「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其中「音、南、心」三個字是韻腳,同屬古韻侵部,若用閩南語發音,都讀成[m]雙脣音收尾,這是閩南語保存古代原貌的古音。

(五)、臺灣人傳承古禮

               〈豳風.七月〉中有:「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的句子,幾十年來,一度被大陸學者認定為古代「搶婚」、「欺負良民女子」的鐵證。但歷代傳統解這句話卻是:「女子將要嫁給豳公子,出嫁前不忍離開父母而感到悲傷。」歷代中華文明紀錄中,還依據這個詩句而制訂女子出嫁時「女心傷悲」的「哭嫁」禮數,並且保留在閩南禮俗中。儘管今日臺灣人「哭嫁」的時機改變了,也許是選擇在歸寧宴席結束後,即將搭上新郎的車子回到夫家的當口,才針對父母來一場哭嫁以表不捨,而它飽含來自《詩經》「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的「孝道」、「感恩」意義,何其重大!

               《詩經.衛風.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這是女子因為丈夫行役在外,久久未歸,她日夜想念丈夫,無心打扮自己。詩中稱其夫為「伯」,試觀幾年前大陸所拍製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就是以「老伯」稱呼她的丈夫秦惠文王,這不失為古人正確的稱呼。傳統的閩南人、臺灣人都承襲古人稱法,只不過是明顯地表現在喪禮中,兒子哭過世的母親,稱為「哭娘嬭」;婦女哭過世的丈夫,稱為「哭伯」。然而,曾幾何時,臺灣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個古禮了,「哭伯」一詞已被轉變成日常生活中的罵人慣用語,例如粗人可能大喊:「你哭伯三小?」意思是:「你罵甚麼罵?」甚至有人依照「哭伯」的閩南語音譯成立了「靠北」網站。

結  語

               《詩經》是十三經之中極為悠美的經典,由祖先從大陸帶來臺灣,它的內容值得我們用心研讀,其中的疑難問題也有待我們釐清。臺灣話來自建閩南,可被證實為西晉滅亡之前的中國古代主要官方語言,甚至有「活化石」的美譽。用它來研究《詩經》,釋其疑難,堪稱是最理想的、可經得起實證的工具。今後臺灣人更應以《詩經》做為推展教化的教材,平日儘管可以使用國語發音,但遇到特殊難解之處,閩南語就要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