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持之以恆,如嚼其根,才得以悟出大自然真味。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6人線上 (4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6

更多…

人氣:496
臣揚 - 土壤養生 | 2018-02-21 | 人氣:496

以生物科技的微生物觀看土壤養生

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羅朝村教授專訪答客問

 

世界有大家尚好~~

本期的土壤養生,我們很高興透過青峰有機健康農場的許清俊先生引荐,專訪以微生物應用於土壤防治養護的權威級人物—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羅朝村教授,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羅教授,以微生物的角度一起來看土壤如何來養生。

(以下羅朝村教授簡稱羅,本會臣揚師姐簡稱揚)

問:教授以微生物運用於土壤防治多年,我們想請教以您的專業領域及經驗對土壤養生的看法

羅:表面來看土壤好像都不會動,事實上土壤本身可以說是活的,而的意思是指土壤本身裡面含有生命的東西。

土裡有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在裡面,而我們談"土壤養生"實際就是要讓這個土看起來是活的,讓土裡頭的生物、微生物能夠活化。從這個角來看,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活化土壤,讓人感覺這個土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過去,”養土壤”這樣的議題較不受注重,因為大家都以為種作物只要給植株養份就可以了,只要作物沒有病蟲害就好,沒蟲害的作物就可以長得很好。這種早期流傳下來的觀念,長期以來造成現許多土壤的問題,如土壤酸化、鹽化等等,追根究底,就是因為我們的做法讓原來在土壤的活的微生物越來越少的緣故。

回到妳的問題,那我們怎麼樣能達到土壤養生的目的其實講的就是如何養土裡的這些生物、微生物,讓土壤慢慢活化、回歸回來。

現在有很多人在宣導,做有機農業要做自然農法、生態農法,其實最終就是想讓土壤裡的生物、微生物達到多元化的目的。土壤多元化後,裡面的生態就自然會平衡,但這些微生物還是需要食物維持生命力,所以我們適時給土壤一些養份,將有機肥、有機質加進去,就像人吃三餐一樣,讓土壤裡面的這些生物、微生物有東西可以運用,當微生物有了生命力後,其他的生物會自然而然因食物鏈的關係也會慢慢被帶動活化。

譬如我們有時認為土壤風化下來的顆粒裡是死的,其實它裡面就有一些元素存在,微生物是可以存活在那裡面,而當土壤裡的有機質被分解後那食物鏈就會出來,各種生物、微生物就會愈來愈多元,在這樣的循環下,無形中病蟲害就會減少;但如果一直用化學藥劑,導致土壤裡的生物、微生物太過單純,自然循環食物鏈下的生物種會因此減少,這樣的環境作物就容易招致嚴重的病害害,我們談土壤養生應該從這個地方開始。

問:以台灣目前的土壤環境,教授您認為影響土壤健康的微生物菌種主要有哪些而土壤的健康與否一般人可以簡單用肉眼或其他方式來觀察嗎還是一定要有儀器來偵測輔佐

羅:既然叫微生物就要透過儀器才能檢測看得到!談到土壤健康我們還是同樣的原則—看土壤裡的微生物豐不豐富。這有一個指標,如果你土裡的有機質達到一定量,就表示這裡面微生物的食物糧食是足夠的,有機質一般來講低於2%是不足,不足時要加有機質,加到2%以上讓微生物需要的食物糧食足夠,讓微生物的生命力活躍,才能形成所謂多元生物鏈。

有機質如果夠的土壤,人踩在上面時會感覺到土壤是有彈性的,或者你用手去觸摸土也會感到比較鬆軟,土壤特性會變好。

當然,每個地區的土壤有不同的屬性,但一般比較貧瘠的土壤,它的黏性大縫隙小,因為經過長期踩踏及機器、人為的關係,土就會變得越來越硬,讓人想要去抓一把泥土都不容易;而有機質夠的土壤,你手去抓就能明顯感到比較鬆軟且有濕度,透氣也比較好一點。台灣早期的農地比較沒有用化學肥料、農藥,所以土壤比較鬆,雖然容易結塊,但撥一撥就鬆掉了,乾掉後也容易散掉。

問:老一輩農夫習慣赤腳來吸收土氣作為自身養生方法及判斷土壤是否健康而教授您認為這土氣跟微生物有沒有相關聯

羅:其實說土氣,在我們觀點裡,人赤腳在走的時候,人本身會有磁波,譬如說容易形成靜電的體質,若常常去走走就是把身上的這一些東西釋放掉,土壤若鬆軟活化走起來感覺會比較好,在吸收人本身比較不好的磁場或是氣息,實際上它是比較容易將其分散的,這有一點點關係但不是絕對的,只是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土壤裡面的生物愈活化,實際上它可以連結的東西就愈多,就比較不一樣,比較有差別。

實際上我們在看土壤,是在用人的觀念來看這個土壤!在我們的想法裡,大自然中我們認為好的東西不好的東西是同時存在的,同在自然界裡它是有平衡的,不過當這個環境因人為造就比較沒那麼好的時候,已經構成傾斜的時候,不好的微生物,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病原菌就會造成病害、蟲害會造成這些往往因為常種某一些作物,也就是我們在說的經常連作的問題,或者施肥不當用化學藥劑不當也會造成環境生態傾斜,好的微生物下降時那不好的就上來了,就像警察不在小偷即進來一樣,就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

現在我們在研究觀察,在做法上,我們將土壤裡面那些是對土壤好的生物或微生物萃取出來,將來這些好的微生物已經不夠時,或是因人為栽培或各方面處理不當時,希望透過這些來補充好的微生物群土壞裡好微生物越多,不好的才會被被壓制下來,這是生態平衡的一環。

揚:所以說土壤養生的重點還是土壤的活化!

羅:沒錯!

問:先前看到您對木徽菌研究,那好像是在針對有問題的土壤在做防治的菌種,那教授您運用在土地的菌種裡有分養護或防治、改善用的菌種嗎?

羅:我們主要是針對產生問題的土地,或是已經有問題的土壤來做研究,所以妳看到我們所寫的文章是針對這一方面來進行報告,事實上我們講的木徽菌也只是微生物裡的一環而已。

木黴菌是個統稱,是很多菌種然後分成比較多,就像人有各色各樣的人,實際上但人還是會有不一樣,像你跟我、跟她就是不一樣,我們把它稱為菌種、菌株。

一樣的菌種菌株在自然界裡面會有不一樣的角色,我們希望將這些加進去是可以對土壤或是我們種的作物是有幫助的,所以我們會從這個角度去思考,要怎麼去加,什麼時候來加,要加進去什麼成份讓作物種起來比較好一點,使作物會生長好一些,我們可以說,土壤裡缺乏什麼養份而我們添加後是剛好可以改善防治我們遇到的問題

那有沒有和剛剛妳所提的養生的問題相關?有!本來這塊土壤已經有點不平衡,微生物相也有點不平衡了,那我透過我加入進去的東西,讓他可以平衡一點、協調一點,同時萬一剛好有被感染的地方,透過我所加入的物質剛好同時作預防或治療,所以妳可以看到我加進去讓土壤平衡的微生物進去後,後有些作物就會比較長的好,病害就比較不會發生。。

問:在您的角度,用微生物的角度來看我們如何能讓土壤回歸到最原始的自然清淨?

羅:讓土壤回歸到最原始的自然狀態的方法我們儘量讓土壤裡的微生物達到平衡的狀態!

其實可以這麼講,雖然我們沒辦法保證加進去完全是好的,但是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切入,我們希望萃取出的微生物用下去之後,讓土壤回歸比較自然的狀態。如同早期甚麼東西都沒種過的地方,若有這樣的地方,你可以體驗看看,你會發現這塊地剛開始好像種什麼都好,但時間一久卻越種問題越多。

問題的根源是當我們不太清楚這塊地到底需要什麼的時候,我們就用人的想法來直接來幫它做物質的添加,結果就是讓土壤不平衡或傾斜,才會越種越差的狀況出現不明白原因的還以為自己技術越來越不好,越種越沒信心,其實是對土壤裡面這些生物、微生物狀態不清楚,導致有後續這些問題出來。

 

 

==================================

 

健康土壤小丿步和許清俊的一起刊登

想知道土壤健不健康有機質豐不豐富嗎

請伸出您的手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壞握在手上一壓很容易結成一小塊結塊後您又給它一點力量或稍微用力捏它就會散掉這種土就是健康富有機質的好土

 

許清俊提供

  • 1) DSC_00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