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每個起心依四維而起,每個念頭依八德論順序。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0人線上 (9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0

更多…

民間習俗~做頭牙

頭牙請主顧,尾牙請脫褲

在工商界,流行著這樣一句俗語:“頭牙請主顧,尾牙請脫褲”;而在臺灣也流行這樣一句俗語:“頭牙無做尾牙空,尾牙無做不是人”。

   做牙的習俗由來已久,最初是從“牙商”之家開始盛行的。牙商就是古代城鄉市場中為買賣雙方說合交易,並從中提取佣金“牙錢”的中間商人,類似現在的經紀人,也稱牙人、牙子、牙儈。“牙商”歷史悠久,唐宋以後,商品經濟繁榮,牙商眾多,還出現了行會性的組織,稱為“牙行”,又名“牙店”、“牙部”。這些行會性牙商組織,不但為產銷雙方溝通說合,而且還負有代官府監督商人納稅的責任。明清時規定開設牙行須經官府批准,並發給“牙帖”作為經營執照,方為合法。每年還應依法交納一定數額的帖費和稅銀,稱為“牙稅”。持有“牙帖”的人,就叫“官牙”。也有沒有“牙帖”的牙商,就是“私牙”,有點像現代的“無照經營”。牙行隨著商品經濟不斷發展,還逐步形成專營某一商品的專業化經紀,如“絲綢牙行”、“茶葉牙行”等。從事某一商品經紀的牙商,也被冠以該商品的名稱,如“牛牙”、“豬仔牙”、“柴炭牙”,讓人們知道他是專門做耕牛、豬苗、柴炭生意的牙人。這些牙行於每月朔望日,都要舉行兩次“牙祭”,供奉“財神爺”,祈求生意興隆。同時,還通過請嘗牙祭,加強與產銷雙方主顧的聯誼,也是維繫產銷關係的一種手段。被請吃“牙祭”的人。就增添了一次改善膳食的機會。自古以來,人們稱這種享受為“打牙祭”。著名的古典小說《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就有店鋪招聘伙計時約定伙計享有初二、十六在店裡“吃牙祭肉”的描寫。

     做牙還有“頭牙”、“尾牙”之說。正月初二是每年第一次做牙故稱之為「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則是每年最後一次做牙,故稱之為「尾牙」。

台灣民間風俗習慣,有些認為正月初二,正值農曆新年期間,諸神上天廷奏報玉皇上帝,尚未回到民間,而正月十六時,上元節又剛過,也會將二月二日視為「頭牙」

  現今商家每月初二、十六仍有「做牙」的形式來祭拜土地公,尤其重視「頭牙」和「尾牙」之祭祀。《安溪縣志》關於初二祭土地神“各村俱祭土地,名為做福”的記載,這實際上就是新的一年裡的第一次做牙。商賈延此習俗,從這一天開始,以後每逢朔望都祭“土地公”,這就是“頭牙”的由來。這是年頭的第一次做牙,比較隆重,供品豐盛,紙帛也特多,祈求“財神爺”保佑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這次做牙又是年初新來伙計、學徒第一次聚餐,師傅徒弟、店主伙計,新年開始歡聚一堂,希望以後關係更為融洽。

  請吃“頭牙”,意味著期望在新的一年裡,繼續保持生意來往的友好合作關係。請吃“尾牙”則兼有通知在這一天來結算一年往來帳目的意思,如有掛賬欠款,則起著催促還清欠款的作用。故有“頭牙請主顧,尾牙請脫褲”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