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禮-有大有小
義-不失真
廉-簡單做
恥-方便學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8人線上 (6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8

更多…

人氣:1021
臣揚 - 審閱區 | 2019-08-18 | 人氣:1021

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中)

 

 

在台灣有極少數的廟宇的宮名前面被冠有祀典二字這些廟宇即是清領時期被朝廷指定的官廟所謂「祀典」指由官方執行祭祀的祭典,由古代帝王下詔冊頒、列及祭祀大典、官方會執行祭典並由縣官或以上層級來主祭其祭典有一套流程式的祭祀儀軌且都會有專用的祭祀器具祀典中有分功國英靈誕辰大祭及春、秋兩祭。

 

與文廟—孔子廟、祀典武廟—大關帝廟、祀典大天后宮並列台南四大官廟的祀典興濟宮是台灣唯一有列入官方祀典春秋二祭的保生大帝廟。

 

  

史蹟見證

  興濟宮能成為祀典官廟其源自於清朝光緒年間一段官兵求助於保生大帝的事蹟侯校長告訴我們清朝時期興濟宮所在地原屬於台南府城郊區附近有軍營駐紮光緒年間官兵開山撫番時,官兵苦於水土不服、疫氣流行,生怕疫氣蔓延為災疫,故就近保生大帝祈求幫助,後果有所靈驗,官兵感念保生大帝恩澤將此事上報朝廷清廷於是將興濟宮列為朝廷官員必須前往祭拜的官廟

 

  官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官匾多官員對聯多官方記載石碑多這在府城四大官廟都可看出其特性而興濟宮的宮匾上就清楚寫上祀典字樣,而如何成為祀典官廟原由最具代表性的記錄文物是光緒年間任台灣三任知府周懋琦所題之對聯,該對聯就刻在興濟宮三川殿殿柱上

 

         秉筆陋元臣醫藥神靈宋史漏收方伎傳

         熙朝修祀典馨香朔望清時合祭觀音亭

 

  周知府在對聯裡頭清楚書明祀典興濟宮的源由,並撰、書,陳述宋佛道廟貌並列的現象。旁有還有小字「朔望捻香,春秋致祭,以答鴻庥」,也就是除春秋二祭之外,每月初一、十五皆必須前來捻香,此對聯也成了興濟宮成祀典官廟最佳見證

 

  官廳是朝廷官員致祭時整肅儀容與休憩的場所,也是官廟特色之一大觀音亭興濟宮的官廳就建於兩廟之間至存保存完整良好台灣在歷經了戰亂及日本統治後許多祀典廟宇的官廳已不復見像同為官廟的祀典大天后宮其官廳現成為三寶殿而祀典武廟的官廳早在日據時期因道路拓寬而被強制拆除了。能挺過日據時代日本人對本土文化信仰的掌控並安然度過二次大戰戰火的摧殘祀典興濟宮裡這座全台僅剩的唯一官廳著實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歷史見證文物

 

 

本土信仰的縮影

  布袋戲歌仔戲露天電影院當廟埕上出現這些熟悉的酬神戲棚時只要經過路過所有人都會知道廟裡頭的神明聖誕又來臨了明代以來即是府城人傳統信仰中心的興濟宮台灣人最熟悉的廟會慶典風格都可以在這裡看的到,有別大觀音亭的佛教法會,興濟宮則是道教科儀的祭典為主,無論是慶賀神明聖誕的各項慶典祭儀或神明巡境建醮所有的慶典儀式場面莊嚴中又帶著無比歡欣熱鬧的慶典風格充斥著濃濃的傳統台灣味是台灣最道地傳統的信仰文化代表

 

  主祀保生大帝的興濟宮除了保生大帝聖誕虎爺信仰也是興濟宮十分具特色的信仰文化之一興濟宮的下壇將軍是少數能上神桌接受供奉的虎爺公,和保生大帝救世的形象一樣,下壇將軍除了驅邪押煞的神力,更以治小兒病症豬頭皮腮腺炎)而聞名近年來更被信眾認為能夠咬錢而又奉為財神興濟宮裡各神明聖誕巡境建醮祭典的道教祭典科儀眾多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三獻禮為主的春秋二祭及改運度厄劫的科儀—「造橋過限」。

 

  興濟宮每年兩次造橋過限」,一次在農曆正月舉行時間是初一至初三另一次則是配農曆六月下壇將軍聖誕期間舉辦只有兩天地點都在廟埕每逢「造橋過限」舉辦時常可見長長的人龍成了大觀音亭興濟宮廟埕的另一道風景特色。「造橋過限科儀裡,最特別的是制煞儀式咬犂頭,由道長以牙齒含符令咬起燒燙發紅的犁頭將犂頭和符令燒化在水中而興濟宮的造橋過限貼滿三十六官將符令的法橋也十分少見

 

 

莊重無上敬天禮法—三獻禮

  三獻禮自古以來是道、儒對禮敬天地神明最莊重的獻禮,以初獻、亞獻和終獻敬神。祀典興濟宮的春秋二祭在日據時候因故中斷,在建國百年時,參考《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結合興濟宮三獻禮,將因日據時代中斷的春秋兩祭恢復由地方官員親臨致祭的春秋祭大典,此舉不但延續古歷史祭典文化,更是成為府城北區在地宗教文化盛事,每逢祭典舉行時都引起許多民眾在旁觀禮,依古制著古裝禮服的禮生也成了目光焦點

 

  興濟宮三獻禮依道教古制設正獻宫、分獻官和陪獻官,由鳴鐘、請光、絳聖迎神開始,初獻以「酒爵」、「茶」、「香燭」、「鮮花」、獻禮;亞獻以「酒爵」、「素果」、「壽桃」、「壽麵」獻禮;終獻以「「酒爵」、「玉帛」、「泉臺上寶」、「龍車寶輦」獻禮,禮畢後正獻宫、分獻官和陪獻官等酌飲「福圓酒」,象徵飲福納祥,最後向列聖眾行望燎禮、行餞駕禮即禮成。

 

  在侯明福校長的解說下我們才了解,興濟宮所行的道教三獻禮與祭孔大典的儒教三獻禮略有差別的地方在於迎神儀式。祭孔大典的「啟扉」,只開兩側門,直到祭孔大典時才開正門;而興濟宮的道教三獻禮迎神禮儀(迎客神),則由禮生帶著法器到門口迎神,而送神也一樣由禮生帶著法器送神;一般而言,儒家獻禮較為靜態、興濟宮的道家三獻禮較為動態熱鬧。殊聖的三獻禮在每年興濟宮春秋二祭的祭祀大典中可以看到

 

  中華文化對孝道的重視在興濟宮的祭典禮儀裡也能窥知每逢春祭大典時因適逢保生大帝聖誕三獻禮在舉行前所有祭典人員一定會先到聖父母殿禮拜以彰顯傳統孝道聖父母殿的設置來自傳統孝道的推行古人認為養育偉人是件大功德,所以被崇奉祭祀的聖人,其父母及先祖也能得到供奉祭祀的待遇,被稱「聖父母」,此建築格局在府城四大官廟都看得到,除了興濟宮的聖父母殿,祀典大天后宮也在後殿設聖父母廳,而祀典武廟在後殿設三代廳,而府城全臺首學孔廟則設有崇聖祠。

(主文2217字)

 

  

 

  府城四大官廟記除祀典興濟宮外尚有祀典武廟祀典大天后宮及文廟孔子廟四大官廟不但歷的特點是史悠久,其朝廷官員的文物遺跡特別多尤其是石碑與牌匾

  • 祀典武廟
  •   3年敕封武聖關公曾、祖、考三代公爵,製神牌供奉於後殿,並於清雍正5年,奉旨春秋祭以太牢,合五月十三日歲凡三祭,是為祀典武廟祀典武廟在清朝時期有多次翻修記錄1765由臺灣知府蔣允焄改高拱乾報功祠為官廳。明治39年適逢市區改正,拓寬永福路,祀典武廟因位於路上,引起拆遷爭議,後以道路轉折,只拆除廟左的官廳而落幕。

 

  • 祀典天后宮

  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祀典大天后宮爲主祀媽祖的廟宇,明萬曆十年,台灣與中國之貿易經商開始熱絡,為求海上平安,閩南移民在台南府城肇建天妃宮,這是全台創立最早的媽祖廟。康熙廿三年因施琅的奏請,康熙帝晉封天妃為天后,並要禮部派員來臺祭祀,天妃宮因而變為天后宮。康熙五十九年,翰林海寶、徐葆光出使琉球歸來,為感謝媽祖保佑而上奏,使得天后宮被納入春秋祀典,自此改稱「大天后宮」,民間又俗稱為「大媽祖廟」該廟是全臺最早由官方興建且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其在城有重要地位,為府城公廟。

  祀典大天后宮是清朝在台灣唯一祀典天后宮,所以獲得歷代皇帝、官員贈匾超過一百面之多,為全台各廟之冠。祀典大天后宮三寶殿原是官廳,供來祭祀的官員整衣休息之用,現已改為三寶殿。

 

  • 全臺首學-孔廟文廟

  臺南孔子廟是臺灣第一座孔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康熙二十四年分巡臺廈道周昌和臺灣知府蔣毓英主持改建孔廟為臺灣府學,並改稱「先師廟」,俗稱「文廟」,為臺灣最早的文廟。清領初期是全臺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此稱「全臺首學」。皇帝賜匾有康熙御筆之寶「萬世師表」、雍正御筆之寶「生民未有」、乾隆御筆之寶「與天地參」、嘉慶御筆之寶「聖集大成」、道光御筆之寶「聖協時中」、咸豐御筆之寶「德齊幬載」、同治御筆之寶「聖神天縱」及光緒御筆之寶「斯文在茲」等匾。

(全文3149字)

  • 1) 秉筆陋元臣醫藥神靈宋史漏收方伎傳 熙朝修祀典馨香朔望清時合祭觀音亭 此對聯為清光緒年間知府周懋琦所題,是興濟宮成為祀典官廟的重要文物,對聯即在興濟宮三川殿上。
  • 2) 祀典興濟宮春秋二祭,以對神明最高敬意的三獻禮為祭典規儀,全程以古禮進行,尤如一部古禮活教科書在面前,不但具有歷史傳承之味,也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 3) 民間俗信人生中各階段都有難以通過的關限,「造橋過限」即是祈度過關限與厄劫的宗教儀式。為幫助信眾度過人生的關限,宮廟或法師會先搭建一座「平安橋」,象徵「過橋、出關」,當參與儀式的境眾弟子、男女老少走過平安橋後,表示「過了關、度了限」。法師帶領信眾過橋、過爐火,並在壇前為信眾割鬮(音揪)、敕替身改運,再蓋以神明大印及以淨水灑淨並飲平安茶,領平安符令後,完成祭解、改運的動作。(資料來源自觀興季刊)
  • 4) 造橋過限特殊的制煞儀式—咬犂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