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小語
享受真的心甘情願,是增長智慧的捷徑。

紪上

禪泉刊物
新聞載入中,請稍後...
聯絡資訊

留言板
線上使用者
12人線上 (11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2

更多…

人氣:317
臣緻 - 審閱區 | 2019-10-25 | 人氣:317

《詩經·鄘風.桑中》

   采唐矣?沫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沫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詩旨:情詩。《毛詩序》云:“《桑中》,刺奔也。衛之公室淫亂,男女相奔,至於世族在位,相竊妻妾,期於幽遠,政散民流而不可止。”從詩意把握,認為全詩輕快活潑,表現了青年男女的熾烈愛情。

    「采唐矣?沫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

我乎淇之上矣。」在哪裡採菟絲子?在沐邑的郊外。思念的人是誰?是美麗的孟姜啊!她約我來桑中,她邀我去上宮,她在淇水旁向我送別。
   
「爰采麥矣?沫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在哪裡採麥子?在沐邑的北邊啊!思念的人是誰?是美麗的孟弋啊!她約我來桑中,她邀我去上宮,她在淇水旁向我送別。

    「爰采葑矣?沫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在哪裡摘蕪菁?在沐邑的東邊。思念的人是誰?是美麗的孟庸啊!她約我來桑中,她邀我去上宮,她在淇水旁向我送別。

 詩三章,全以採摘植物起興。這是古代吟詠愛情、婚嫁、求子等內容時常用的筆法之一,在古代,採摘植物與性有著某種神秘的或是象徵性的聯繫。但若從現代美學角度來看,以採摘植物起興愛情等題材,在審美上和愛情上倒也有一定的同構同形關係,因為熾熱的情欲與綠意蔥蘢的草木都可給人帶來勃然的欣悅。所以,以“采唐”、“采麥”、“采葑”起興,在含蓄中有深情,形象中有蘊意。

 “興”以下的正文中,主人公完全沉浸在深刻的回憶裏。除每章改換所歡愛者外,三章竟然完全相同,反覆詠唱在“桑中”、“上宮”裏的甜蜜時刻以及相送淇水的纏綿,寫來又直抒素寫,如數家珍。似乎以與多位情人幽會為榮樂,表現了一位多情男子的放恣、得意心態,其句式由四言而五言而七言,正是這種心態的批露,尤其每章句末的四個“矣”字,儼然是品味、回憶之情時的感歎口吻。近人或認為孟姜、孟弋、孟庸當是一人,若如此,似不合《詩經》中運用複遝的家法。《詩經》中用複遝雖只更換個別辭彙,但無論更換的是動詞、名詞,詩意上多有所遞進或拓展,比較典型的如《芣苢》中的“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一字之差,卻記敍了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若本詩中三姓實指一人,一者整首詩三章全為重複,不免過於拖遝,毫無意味。

 本篇在今天看來雖然意境不那麼高,但音韻諧和,讀來圓美流轉,琅琅上口。若依自古以來的“用詩”體例,拋開其隱含的本意,實為一首熱烈活潑的情歌。
 

參考文章: 詩經翻譯與賞析。